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 | 作者:杜润奇 和君咨询区域产业平台事业部 | 发布时间: 2024-08-19 | 2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各地正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各地从实际出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方法和指导。

区域需要着眼于创新要素、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四大特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创新要素

通常,大家会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只能在科技创新集中的地区,虽然发达地区高端人才集中、要素资源齐全、科技创新成果丰富,但并不意味着欠发达地区就没有机会。一些节点性城市和区县,以及一些西部的地区,要利用好科研基础、技术人才、科教高校等本地科研条件,培育一批特色“产学研”创新主体;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要素禀赋以及成本优势,找准自我定位,布局工艺创新、中试小试、成果转化、技术落地等合适的创新环节;积极承接核心城市科技创新成果转移,推动科技创新和当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区域间创新协同,有针对性地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案例分析:重庆市璧山区,找准定位融入成渝创新发展大格局

近年来,位于重庆市西部的璧山区,充分发挥自身土地空间等要素成本优势,夯实内外交通连接,找准自身“成渝科技创新转化平台”的区域定位,紧抓狠抓成果转化、技术应用等创新环节机遇,积极融入成渝创新发展大格局。“十四五”以来,璧山区持续推动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高效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搭载体、出政策、强平台、造基地、建机制上下功夫,聚焦成渝等核心城市的科技创新对接,全方位加强本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移等承接协同,不断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让成渝两地技术成果走向产业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更通畅,有力地支撑了成渝创新集群的发展。

2

产业基础

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实不然,各地应当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充分考虑产业协同,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发展基本盘,坚持培育壮大新兴领域、构筑发展新引擎,积极探索布局未来产业、厚植产业新优势,要坚持先立而后破、协调统筹推进,形成多层次增长曲线,才能让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得益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案例分析:山东临沂市形成以钢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新支柱

山东临沂市着力打造“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形成八大优势产业,这里面既包括了钢材等传统产业,也包括了高端装备制造等未来新兴产业。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宝亮代表认为,临沂市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发展底蕴悠久、企业根基深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如果脱离产业实际发展新质生产力、招引培育新企业,反而会事倍功半、背道而驰。“对我们而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推动优势产业向高而攀,有效聚集各类要素,向规模、链条、研发、品牌发力”。同时,他指出要在临沂市产业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发展大格局与全市产业协同,抢抓机遇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光储氢、新能源商用车等标志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辨识度。此外,还要承接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区位条件

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下,区域应当高质量构建“区域协同、要素协同、延链协同、产业协同”区域经济布局。立足于区位条件,精准定位自身在城市群中的发展位势,积极融入更大发展格局,支撑更大产业空间体系,借势更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着眼“科创、招商、人才”等主要方面,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基于特色产业链条,推进区域内外合作协同,围绕“价值链”加强资源互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不断提升产产协作,实现土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共享支撑。


案例分析:淄川经开区不断挖掘自身区位特色,积极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谋求更大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近年来,淄川经开区全面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支撑淄博“一高地、两引擎”建设,积极融入“一廊两翼多支点”空间体系;发挥自身机械加工、装备制造、整车制造等产业引领作用,不断加强与省会经济圈、半岛城市群各市各区产业合作,探索飞地经济、人才联动、科创联动等要素协作体制机制,通过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要素链的优化配置和提升,打通上下游间各个环节,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有力支撑自身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

4

资源禀赋

一方水土培育一方产业,用好资源禀赋、发挥优势特长,充分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智化赋能手段,更加释放资源潜力,更准确地定位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推动科技及产业创新发展。


案例分析:海南地处热带,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大力发展生物育种等新质生产力

海南省五指山以南区域冬天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以上,给“南繁育种”提供了“天然温室”,有利于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生物育种、种养工艺等领域。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凡代表指出,要进一步挖掘当地育种潜力、扩大育种品类,充分依托温度、湿度、纬度等自然资源禀赋,夯实创新能力建设,打通育种业全产业链。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打造“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技术”的精准设计育种体系,充分赋能自然资源,加速技术迭代升级。完善推广种业合同研发外包服务模式,以委托合同的形式开展数字化外包服务,在实验室育种、检验检测、田间育制种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