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遵循“1、2、4”法则,即:以总体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为方向,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调结构、促融合、强创新、优环境为主要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包括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开放水平持续提升等;一方面,与大多数行业一样,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够高、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欠缺、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龙头企业较少等。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的升级方向,更加强调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性、专业化和高端化。它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其中的专业、个性、定制化服务扩大了更新质的生产关系的服务范围,有利于提高新质生产力的生产效率。在新质生产力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有关企业可以通过借助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仓储、物流等环节的外包,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能够将资源集中在最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增强企业的运营灵活性和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两大目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角度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进步的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以“三高”导向,设定量化指标,持续追踪。突出高科技导向,重点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技术领先度、数字化程度等指标。突出高效能导向,重点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等指标。突出高质量导向,重点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一流企业数量、国际化程度等。
从生产性服务业的社会贡献角度看,就是如何更好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专业化、高端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支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结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服务,重点在于为先进制造业服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我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虽然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但掌握其中专利的往往是一些相对独立的提供技术服务的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由此可见,专业化和高端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是高端制造业所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专业化和高端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作为实体经济重要基础的高端制造业的发展。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23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特别强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这充分反映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进而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调结构。各地应立足自身基础,服务区域战略,以发展规划为引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向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的服务中调整服务业态、优化区域布局。比如,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提升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鼓励金融创新和规范发展,引导更多国资和民企发展耐心资本。大力支持研发设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节能与环保、生产性租赁、商务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加快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效能。
促融合。核心是要加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重庆市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4-2017年)》,以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融合发展为核心,着力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生产性服务业新体系。同时要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建立更为协调、完善的分工体系,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格局,分离和外包服务业务,培育一批专业性强的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面向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的新兴服务,找准生产性服务业深度服务制造业的嵌入点,不断探索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路径。强创新。鼓励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尤其是要注重扶持本土生产性服务机构。以管理咨询行业为例,针对一些高科技成长企业一方面迫切需要借力专业机构进行管理提升,一方面又难以支付大量现金的服务费等难题,和君咨询创新“陪跑咨询”模式,以“管理咨询+投资银行”双轮驱动,与企业共创共享,实现了共赢局面。优环境。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方向,要推动政府和全社会进一步提升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高度,在供给端、需求端同向发力,有效破解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共性问题,建立更有针对性的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支持体系、评价体系。比如,打造生产性服务企业对接先进制造企业的服务网络,搭建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先进制造企业交流平台,推动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实现产品、技术、设计、管理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