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关税战升级!产业版图重塑,中国“双碳”如何绝地反击?
来源: | 作者:和君双碳产业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5-04-16 | 28 次浏览 | 分享到:
美东时间2025年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升至125%,再加上特朗普早前对中国征收的20%芬太尼相关关税,税率总计实际达到145%,这标志着中美贸易战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必将对中国乃至全球双碳产业造成深远的影响。


关税之战:短期冲击与长期博弈

短期来看,本次关税风波是重大利空,将大幅提升双碳产业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并推高成本。美国加征关税直接推高中国以及中企海外生产基地输美双碳相关产品的成本,如光伏组件、新能源电池等,可能抑制大部分出口需求,导致全球供应链短期震荡。同时,美国本土企业因进口材料成本上升,可能延缓其新能源项目落地。

长期来看,对我国双碳产业的影响将呈现双刃剑态势。首先,贸易战将对中美及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如不能在短期内寻找到解决方案将大幅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甚至导致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经济下行、贸易壁垒以及国际合作意愿降低都将对双碳产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本次关税风波也必将加速我国双碳产业的技术自主与区域化布局。关税战倒逼我国加大对双碳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速卡脖子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同时也将使部分企业放弃对美国市场的幻想,更加专注于“一带一路”的市场区域开发,加速美国之外市场的区域化布局。中国政府也一定会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扩大内需,对冲美国市场需求降低的冲击,从而最终形成更稳定的海内外市场结构,也全面推动国内双碳产业链升级。

行业变局:四大关键领域的危与机
从细分领域来看:
光伏领域,美国是中国光伏组件的重要市场,但近年来美国对国产光伏产品关税已经层层加码,中国光伏企业已通过东南亚及北美产能布局(如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规避部分风险,但仍会受到较大冲击。未来,光伏企业可能需要更加关注欧洲、中东、东南亚乃至非洲等新兴市场加速替代美国需求。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领域冲击相对较小,之前美国的高额关税已经基本断绝了产品直接出口的可行性,本次关税提升实际影响较小。领域企业应更加关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以及欧洲、东南亚及中东等市场的需求。
风电、储能与电力设备领域也相对免疫,该领域设备出口与美国市场关联度较低,且国内储能、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需求都领先全球,行业受关税直接影响有限。领域企业应注重技术研发,推进国产替代(如风电轴承)和研发突破加速(如钠离子电池),推动成本下降和全球竞争力提升。
绿色材料领域进口受限可能延缓部分清洁技术应用,但这也给领域中国产替代相关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商业机遇,技术自主和科技研发将在公司战略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未来展望:是危机,亦是转型催化剂
总的来说,美国关税政策短期内加剧了全球双碳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中国双碳产业本身就是在美国不断加码的打压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中国通过技术自主、供应链多元化及内需扩容已经展现了较强发展韧性。双碳产业的全球化属性决定了其难以被单一市场政策完全压制,反而可能通过区域合作与技术创新实现更均衡的发展。
未来,中美博弈的强度和范围还可能继续扩大,从极限贸易战扩展到科技战和金融战。在中美强摩擦的大环境下,“十五五”期间,双碳行业应关注以下重点:首先是核心材料、设备及技术的国产替代;其次在海外布局上加速向“一带一路”及新兴市场拓展;第三密切关注国际政策协同的最新动向,不断发掘在新的多边机制下绿色产业贸易规则所带来的新产业机会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