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发生了转移,新的市场机遇不断出现。更多其他产业的企业抓住目前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良好、前景广阔的势头,纷纷进行跨界布局,深刻影响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一年中,大健康产业内各种跨界布局与转型企业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发展相对完善的医疗服务、医药产业,大型企业如通化东宝对于糖尿病知识普及、糖尿病诊断治疗方面的布局,或泰康收购南京仙林鼓楼医院试点医养结合,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如苏州独墅湖高教区的部分二级医院转型成为养老机构获取成功。在政策利好,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健康养老产业成为众多企业进行跨界布局与转型的目标。由此可见,依照企业自身优势,以此为原点,进行大健康产业内的布局与转型,既是目前运营良好的企业的拓展壮大之法,也能够帮助运营出现问题的企业博取新的生机。
养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尚未出现跨界布局与转型到其他产业的情况,而更多是通过被收购等方式成为大型企业在大健康产业布局中的一部分。随着2020年第一个老龄化高峰的来临,必将推动部分养老龙头企业的高速发展,使其具备进行跨界布局的实力与积累。此外,健康养老产业与大健康产业内多种其他产业互有关联,能够与医药、医疗服务、健康消费品市场形成紧密联系,为养老企业的跨界布局留有足够空间。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必然出现运营良好的养老企业进行大健康产业内的布局与延伸,成为产业的先行者。
《2015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显示,我国94%的老人的首要照料者为家庭成员,9.93%的老人仍在照顾高龄父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迫切。2015年伊始,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对社区内养老设施、子女的赡养义务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2015年中,养老产业政策开始明显向居家、社区养老方式进行倾斜,以符合我国目前的养老需求水平与文化传统。
从政府布局上看,北京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朝阳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了三级社区养老系统,让社区养老服务走进朝阳区内每一个小区,覆盖全区70多万老人。而其他各区也纷纷建立类似社区养老服务系统,逐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辐射居家上门服务,方便老人在家中、小区中进行养老。这一社区养老服务系统由政府牵头,联合多个民营养老服务提供机构,如青松、慈爱嘉、爱侬等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这一模式,既解决了政府在具体服务内容方面能力有限的问题,也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为之前生存不易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了客户资源与流量。目前可通过北京市养老助残卡购买服务的商家近40余家,囊括了从家政服务、上门理发到专业康复护理各项内容。
(数据来源:民政部,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分析整理)
2015年底,北京市民政局1260万资助100家居家养老服务优秀品牌,是首次大规模资助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广州市则根据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日间托老机构的评估结果,对达标优秀机构进行了从1万元到35万元不等的资金资助。资金支持的实现表明社区、居家已经开始进入落实阶段,未来各地将出台更多让企业抓得住的优惠和补贴政策。
从企业布局上来看,除青松、慈爱嘉等长期扎根居家、社区养老的机构外,万科从进入养老产业开始,就进行了居家、社区养老的布局。万科在2014年底在上海开设第一家智汇坊社区养老中心后,又开办了上海万颐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通过自行培养人才保障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而在北京及周边地区主打“一碗汤”距离的万科幸福家社区养老品牌也达到十余家。
此外,一直在养老机构进行布局与扩张的保利在2015年也开始走向居家、社区养老市场,以“和熹健康生活馆”首先入驻广东社区。同时保利发布《201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蓝皮书》,详细说明其居家社区养老体系规划,为之后的进一步布局打下基础。
过去几年,国内大量养老机构主打高端市场,以配备设施齐全、五星级标准内装、自建三级医院等方式,盲目追求高端的硬件设施与奢华的装修风格,希望以此吸引高端消费者的目光。然而,过高的收费将大多数老人挡在门外,而对于有迫切养老需求的老人,此类养老机构又因成本问题,无法提供相适的服务,造成较高空置率。根据《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目前中国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达到48%,仅有20%的养老机构能够盈利。然而能够提供康复护理服务,与医保等相连接,接受失能老人,特别是失智老人,或者具有独特特色的养老机构仍然是“一床难求”,部分养老机构目前床位排队已达10年左右。
2015年的养老机构仍不断针对养老市场的真实需求,对自身模式进行调整,追求以契合老年人需求的高质量服务吸引老人。更多养老机构选择建设符合需求水平的二级医院或通过与已有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医疗服务。
在服务人员方面,第三届全国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受到了各方关注,各地都不断开设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通过政府与专业服务、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扩大培训影响力,提高培训质量。年底出台的养老护理员不需再持证上岗的规定,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有望在各种优惠政策指引下,通过大量的人才涌入带来更高的服务能力与水准。
动辄几百、上千张床位的大型养老机构往往建在远离繁华地带的郊区,远离老年人日常居住环境与便利的生活环境,日常交通与子女按时探望也出现一定困难。入住人数过多也限制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大量大型养老社区以活力老人为目标,难以对拥有真正需求的失能失智老人构成吸引力。此外,入住全老龄化社区也不符合大量老年人渴望接触社会与年轻人的心理、社交需求。消费者细分不到位也让此类养老社区难以为老年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2015年,作为国内养老产业发展风向标城市的北京确定不再建设大型养老机构,而转向具有养老功能的社区建设。在企业层面,新华锦集团放弃收购大型养老机构,转而改为借鉴日式微型养老机构快速复制的轻资产模式。一方面这是受经济环境及产业发展影响,另一方面微型养老机构更加符合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阶段与趋势,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同时,微型养老机构由于对场地要求较小,大多建立在已有社区内部或周边,既符合目前社区养老发展的趋势,又能够借力社区,带来流量与需求,同时也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养老方式与家庭观念。微型养老机构连锁化经营后,能够通过标准化进行快速复制,同时针对不同社区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内容,将在未来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目前,中国有失能失智老人超过4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人口2400万(截至2014年末),这一部分人群是养老市场的刚需人群。然而,受到服务能力、风险防控、人才缺失、技术壁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大量养老机构床位仅能为活力老人提供服务,造成养老机构供给与需求的错位。面对这种情况,部分养老机构主动调整自身定位以顺应市场需求。保利北京和熹会原本主要面对活力老人,后逐步进行调整,目前入住老人以高龄或失能老人为主,床位基本住满,机构也达到了盈利状态。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所限,入住养老机构依然还是大多数老年人“最后的选择”,这意味着,只有失能或高龄到家人难以照料的阶段,老年人才会选择入住养老机构。这一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尤其是在农村或二线以下城市等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地区。因此,养老机构需要调整自身服务模式,为市场上提供有效供给,从而解决自身运营及盈利问题。
对于失能失智老人相对高额的护理费用也是将部分老人挡在门外的原因之一,令人欣喜的是,自2015年底,长期护理保险一事被各方关注,提上议程。未来几年,随着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及通过供给侧改革降低服务成本,更多老人将能通过养老机构享受专业康复护理服务。
2015年底,上海老年大学一席难求,老年人多年不毕业的报道受到了业内的重视,揭示了目前老年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及此类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根据民政部官网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老年学校5.4万所,在校老年学生692万人,占当年所有老年人口3.4%,机构增长数量难以满足老年学生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一定追求的人群步入老年。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老年人物质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将更加凸显。此外,对于精神文化有强烈需求的老人通常拥有较高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且身处相关社群组织当中。因此,目前市场上此类服务的短缺,以及行业标准和领军企业的缺乏都为有意参与的养老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双缘养老院成为北京首家以佛教为主题的养老机构,目前也是一床难求的局面。老人在这类宗教主题养老院中,可以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精神上获得更多慰藉。未来能够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带来精神价值的养老服务也将会更加受到市场的欢迎。
北京的清朋华友学子园是针对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的校友和教授们提供服务的养老机构,在同一地区同水平养老机构中,属于入住率较高的一家。2015年底,各地知青相聚在一起,共同生活,抱团、互助养老的方式也受到了各界的关注,社群化养老服务开始逐步走向市场。
社交是老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老年人因为社交需求入住养老机构,也有许多老年人因为缺乏有效、同水平社交沟通而拒绝入住养老机构。社群化是未来服务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将有共同经历、或是有共同需求和特点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让他们平时可以畅谈过去,互助生活。这种方式既能够实现资源的整合配置,又能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中,60、70年代出生人群将陆续进入老年期,时代及区域特征在这一代人身上体现更加明显,提供社群化养老服务,需要符合这一代人的需求特征。此外,随着房地产业不断改革,社区与社群的概念相互影响,对于定制化服务的需求也必将增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相关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养老产业已被公认为未来十年快速增长产业之一。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保险公司、医药医疗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等不同行业的公司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养老产业。在此类跨界布局中,企业原有资源和能力积累直接决定企业布局养老产业过程中的优劣势。针对跨界布局养老产业的企业的优劣势,本节将主要分析其在跨界布局中的特点与未来趋势。
大型全功能养老地产或养老服务项目,在前期开发和后期运营上,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和资源投入。基于此,具有强大资本优势的地产公司和保险公司,凭借自身优势大举布局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地产项目,力图在中高端市场获取先发优势。
截止2015年底,布局进入养老地产的房地产企业已有80余家,如万科、保利地产、远洋地产、绿城集团等。地产公司布局养老产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养老型社区,这类社区在建设和规划时会充分依照适老建筑的建设标准,对社区进行了充分的适老化建设,如防滑地面、无障碍通道、家具和生活设施的圆滑设计等。同时,为提供高水平服务,此类社区通常还兴建配套的老年学校、医护服务站、健身设施等,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这一类项目的代表有万科随园嘉树,绿城乌镇雅园,远洋椿萱茂等。
2)健康医疗服务,这类服务主要为地产公司已有物业提供养老、健康及医疗配套服务,为保证服务专业性和规模化,此类服务大多以连锁型的健康医疗品牌方式入驻社区,如远洋健康的“海医汇”和保利地产的“和熹健康生活馆”。远洋健康的“海医汇”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门诊和体检服务,主打基层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和熹健康生活馆”则主要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居家养老服务。
地产企业抓住资本与客源两大核心资源,一方面通过在已有社区内不断扩展服务内容与范围把握已有业主资源,同时通过开发新型养老社区,吸引更多高端客户资源。此外,房地产企业同时建设养老社区与居家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使其服务内容与服务流量都具有规模性,快速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选择行业内更加优秀的相关设备提供商。
与地产企业相比,保险公司具有资金充裕、资金周期长的特点,能够进行长期的投资,这使其在养老地产的开发中独具优势。保险公司多结合养老保险产品进行养老地产业务开发,在客户来源上较地产公司更为丰富。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刊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保障,推动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开展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发展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因此,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自身在政策、市场需求、自身能力方面的优势,布局养老产业。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以养老地产为切入点,以养老金融为着力点开始布局养老产业。在众多保险公司之中,泰康人寿、合众人寿、太平保险、新华保险、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在养老产业的布局处于领先地位。
保险公司在养老产业的布局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高端养老社区。这类布局与地产公司布局养老地产的方式相似。
2)虚拟金融产品与养老实体服务相融合。泰康人寿推出的养老保险计划,投保人和其直系亲属获得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的入住权,领取保险收益后,可以自行选择继续投资或使用,也可用来支付养老社区入住及相关服务费用。泰康之家将老年人按健康状况进行分区居住、服务和管理,并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从协助生活到完全护理的专业护理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泰康人寿将养老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了虚拟金融产品与养老实体服务相关联的养老产品。太平人寿也推出了“梧桐人家悦享金生”保险产品,早期投保人达到一定标准便可以获得“梧桐人家”的入住资格。此外,合众人寿提出了“买合众保险,住养老社区”的保险模式,客户可以选择入住养老社区,也可选择领取现金收益。未来,长期护理保险的实现将为此类产品打开更大市场空间。
3)养老理财服务。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断加强,各类养老保险产品,如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或长期照护险等险种不断开放,各类养老金融产品成为解决养老支付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养老理财的需求也将逐步扩大。在这一领域,保险公司具有先天的优势,可直接延续发展目前现有模式并,同时开发新型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无论是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还是居家养老,及时而准确地获取老人的身体状况信息,当发生突发情况时联系外界紧急救助,都需要各类信息技术开发及相关的设备生产企业参与。2014年12月,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出《关于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政策要求刺激养老企业对于相关服务与产品的重视,因此目前在养老产业中,相关的信息技术、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需求旺盛。
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和国家政策支持下,2015年多家大型信息技术公司和制造业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优势,通过为养老产业提供软硬件信息技术服务的方式,大举跨界布局进入健康养老产业。在这些企业中,三胞集团、中兴通讯、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奥维通信和东软集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为养老产业提供此类相关服务目前有以下几种模式:
1)养老服务企业基于上门服务和紧急救助的需求,通过居家呼叫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方式向老年人提供居家生活上门的中介服务及紧急救助的服务。
2)技术企业基于老年人健康监测和管理的需求,通过老年人专用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设备,实时采集老年人的活动量、睡眠质量、血压和血糖等健康指标数据,传回数据中心,完成数据分析,向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和建议,向子女推送老人健康状况,向医疗机构提供老年人长时间的健康数据、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3)基于养老服务数据挖掘的需要,通过云采集、存储数据和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深度挖掘老人健康、生活服务等相关数据,帮助养老机构发掘老年人需求和改善服务,向养老服务企业提供决策的数据支持,向公共管理部门提供养老机构服务状况、老年人健康及需求情况、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等数据,帮助精准制定政策。随着医养结合政策的不断深化落地,未来此类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将被引入更多养老服务机构及老年人的生活当中。然而,面向老年人的产品,需要更加服务老年人的生活与使用习惯,体现更多人性化设计理念,才能被市场更广泛地接受。
新技术运用到养老服务领域,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将大幅提升养老产业发展,也将促进新技术相应产业的发展。同时,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之外,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未来将应用健康养老领域,值得期待。
自2013年以来,健康养老产业在我国成规模发展时间只有短短不到三年时间,众多布局养老产业的企业缺乏相应的养老产业运营思路与经验,而养老产业的布局、养老市场的选择及养老机构的运营都需要专业化的运营和管理理念。在此背景下,以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和欧英明德为代表的管理咨询机构基于自身的管理经验与资源平台优势,为养老企业的专业化提供服务。
这类公司可以为养老产业提供的服务包括:
1)产业管理和咨询服务。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咨询公司可以在项目定位、商业模式、品牌策划、运营管理和媒体营销等方面为相关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推动企业构建合理的商业模式,提高企业在养老产业布局的成功率和持续发展能力。
2)投融资管理服务。一些专业的养老机构缺乏投融资经验,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管理咨询机构通过提供投融资管理服务,促进企业的市值管理和产融互动,实现企业规模化运作和专业提升,增强企业在产业内的竞争实力与拓展能力。
3)养老项目委托运营服务。管理咨询机构通常具有较强的管理运营人才积累,通过向养老机构和企业提供托管服务,对新进入健康养老产业的从业者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操意义的辅导与咨询服务。
2015年11月18日,包括卫计委在内的九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并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成立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现有养老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医养结合业务,另一方面制药企业、医院、医药流通企业也将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在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占据部分市场。此类企业在健康养老产业中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包括以下几类:
1)老年人药品和保健品。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器官功能发生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人的患病率显著上升,尤其是一些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此类老年人的疾病疗程较长,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因此,针对老年人的治疗和康复性药品是市场前景广阔,相关的制药企业应当根据我国老龄化的进程调整研发重点,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药品。在此类企业中,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传统制药企业依然具有较强的优势。同时,保健品对于预防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汤臣倍健等在保健品开发与销售均具有专业优势的企业,在老年保健品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老年人疾病诊断和治疗。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级医院等公立医院,但公立医院人满为患,挂号难、候诊时间长等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造成老年人就医不便。从宏观角度,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分级诊疗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医院在医疗机构中的比例将增大。因此,社区卫生机构和民营医院,特别是缺乏高端医疗资源,经营出现困难的机构,凭借其专业优势布局医养结合产业,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上门护理、康复治疗等专业健康诊疗服务,或转型成为提供专业康复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均对缓解三级医院的就医与床位压力,提升老人的健康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扩展自身服务范围与能力,解决经营困局。
3)老年医疗器械。用于老年人疾病的诊疗、康复和老年人身体状况监测的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领域技术壁垒较高,因此传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老年人医疗器械市场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目前我国老年医疗器械主要有两种,一是血压仪、血糖仪等诊断仪器,二是老人专用的康复辅具,如家用理疗设备、运动认知能力训练辅具等。相比国际市场,我国老龄用品行业,包括老年医疗器械整体发展滞后,产品内容单一。根据《2015-2020年中国中老年用品行业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数据,目前中国市场上可见的老龄用品大约2000多种,仅为日本的二十分之一。老龄化加剧必然带来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因生理及社会环境原因,生活、行动多有不便,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老年人的购物与生活提供了便利。过去几年中,老龄用品的销售也逐渐由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O2O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送货上门服务,甚至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也开始采取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的方式。在老年电子商务市场,互联网企业具有强大的渠道优势。
互联网企业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几类:
1)基本的生活用品。老人行动能力有限,在传统渠道购买米、面等重物颇为不便,电子商务及快递业务的兴起有力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更是具有强大的渠道优势。
2)医药电商。近几年,中国的医药电商政策呈现了逐步放开趋势,2014年《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初步提出放开处方药网上售卖、允许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医药电商行业开始加速发展。康爱多、好药师、老百姓等自营式B2C网站,及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业务等平台式B2C企业已广泛占有市场,在医药电商领域具有显著的渠道优势。未来网上处方药销售及与医保对接等问题的解决,必然为医药电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3)在线医疗服务。近几年来我国在线医疗行业发展迅速,包括在线挂号平台、在线问诊平台、慢病管理平台的出现,为老年人的就医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目前挂号网等在线挂号平台、春雨医生等在线问诊平台、易随诊等院外康复平台虽然因为在线医疗的资源、可信度及回报周期问题遭遇种种困难,但积累了大量市场资源,具有一定市场地位,享有较强的渠道优势,未来随着在线医疗市场环境的改变,此类企业能够为老年人的医疗健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和选择。
从养老企业的管理运营到养老服务的开展,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进入。因此在养老产业的布局过程中,具备养老产业相关人才优势的企业将具有独特的市场地位。
这类企业的人才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层面:
1)自身具有充足的专业护理人才积累。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对于老年人日常及疾病的护理工作的需求量迅速加大,但有意愿从事老人护理且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人才在我国非常缺乏。根据《中国劳动保障报》数据,截止2015年,我国养老机构人员数量不足60万人,持证上岗养老护理员不足10万人。按照4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应一名护理员的比例,我国至少需要1000万养老护理人员。人才的缺乏直接制约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规模和服务能力。因此已经具有专业护理人才储备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日医集团、青松集团等在康复护理和健康护理领域积累多年,有强大的护理人才储备和服务理念支撑,因而在布局养老服务领域具有强大优势。
2)护理人才培训和输出。从事老年人的护理工作需要专业的培训,北京慈爱嘉这样具有护理经验的机构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机构相关的资深护理人士能够开展医疗和护理培训课程和讲座,在树立自身品牌的同时也可以为整个行业培养亟需的人才。同时,各大专院校及职业护士护理学校也可以响应市场需求,着重开展老年人护理人员培训,利用自身长年积累的教育培训经验在养老产业中寻求新的价值点。
3)养老产业管理人员优势。运营良好的养老机构往往得益于完善的管理机制,而这些机构通过托管或委培的方式,培养相应的养老产业管理人才,是养老机构拓展业务与品牌价值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优质养老企业迈向连锁化经营的关键步伐。
养老产业虽然有一定独特属性,但其在市场层面与众多行业相通。老年人需要从市场中获得相关养老产品和服务,因此已经某一产业市场优势的企业能够凭借自己的品牌和商业网络布局养老产业。
1)餐饮企业。已具备良好市场口碑的餐饮企业在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营养的食品上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为老年人开发养生食谱,推出养老套餐,为养老机构提供营养顾问服务,都是餐饮类企业进军布局养老产业的良好方式。知名的餐饮企业有很好的市场认知度,有广泛的顾客基础,在进入老年餐饮市场后,与养老机构形成品牌互动,更容易获得成功。
2)服装企业。我国对老年服装的需求随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多也在迅速增加,具有品牌优势的服装类企业在设计、生产和销售老年服装领域具有优势。
3)养老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出行旅游作为丰富生活体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信誉好的旅游公司和著名的旅游景点所在地企业在布局养老旅游领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旅居服务,在旅游景点建设助老、适老设施都是旅游企业在老龄化的中国提升市场竞争力所需要提供的措施和服务。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