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共出台养老相关政策17条,少于2014年出台的政策。但是从国家及各地方政策内容来看,已从仅仅停留在对养老的引导和鼓励,转向对行业的规范与约束,对于从业者更具有实操层面的指导价值。如国家政策对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村镇无障碍设施建设、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责和岗位设置、养老专项债发行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也反映出产业从业者的增加造成了一定的无序,约束和规范将是2015年及未来几年政策的重点内容。
(数据来源:北大法宝网站,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分析整理)
从政策内容分析看,政府从主导行业动向转向引导市场对行业进行自动调整,从倡导大势转向标准化制定,政府开始逐步退居幕后,将产业竞争留给市场,不再做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角逐的运动员,而专心做好裁判员,制定标准并监督标准的执行。此外,除了政策内容上的转变,北京、青岛、浙江、江苏、成都、江苏六地均推出了养老地方法规,如《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在2016年开始实施的《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等。各级各地政府有望未来再出台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规范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法规条例。
这一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降低了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同时对健康养老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发展较为迅速的机构养老版块,政府开始引导进一步的重点转移,公办养老机构完全承担兜底责任,而不再参与市场化角逐,如北京的第一与第五社会福利院等原中高端公办养老机构均改为接受高龄、失能或失独家庭老人,广州市老人院则设立失独专区。公办养老机构的退出,将引导大量高净值人群走向民办养老机构,无疑会将更大市场拱手让给民营养老机构。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限定了公办养老机构的价格与服务对象,促进公办养老服务的改革,为其他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留出更大空间。其次,将政府购买服务列入公益性服务的改革进程中,通过财政支出对公益性养老服务进行支持与调整,同时扩大民办养老机构价格自主权,促进民办养老服务业的进一步市场化,未来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同时,养老机构自11月3日改为后置审批。相比于各种资金补贴政策,“先照后证”政策减少了养老机构成立的审批环节与时长,对于从业者来说,直接减少了等待期的资金投入,是真实能受益的福利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也标志着运营能力将成为养老机构的重要审核标准,对于服务和运营的能力要求将超过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也是养老机构未来发展的重点所在。面对养老机构良莠不齐的情况,进一步加强监管,尤其是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监管也将成为发展趋势之一。
除国家政策外,在2015年,各地方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水平及其他区域特色,依照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发布更多适合本地方的、更加具有实操价值的养老政策。对于养老产业发展较慢、且老龄化水平较低的西部各省,养老产业布局才刚刚开始,政策的出台相对滞后且数量较少,如青海省在8月出台了《青海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而在安徽、福建等东部发达地区,相应的政策早在2013或2014年便已出台。
此外,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老龄化严重的省市,则出台了相对更加细化的指导性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了实操层面的价值。如北京市《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上海市《关于对本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实施“以奖代补”扶持政策的通知》、江苏省《关于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鼓励外资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未来此类地方政策将会不断出台,对区域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进行更加细致的指导与规范。
自2008年以来,“延迟退休”便成为持续关注和热议的政策内容。2015年12月,《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给出了延迟退休“两步走”的建议。目前,延迟退休方案已被列为2016年中央部委民生工作的重点,相关政策也是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并于2016年正式出台。
对比发达国家,如北美、欧洲各国和澳洲国家普遍退休年龄为65-67岁,且部分在近几年逐步提高,可见随着可期待寿命与健康寿命的延长,以及劳动力的短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延退”政策的制定与出台,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我国的养老统筹基金,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更可暂时缓解我国目前难以满足的养老需求问题以及很快就将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从另一层面来看,“延退”使老人退休开始使用养老服务的日期后延,与我国预期寿命已达到76岁相比,我国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7.9岁(世卫组织2013年),因此“延退”所缓解的养老需求大多为健康活力老人的养老需求,而针对失能失智、高龄老人的养老需求则较少受到影响。同时,“延退”政策所带来的养老人群年龄与财富的双重增加,对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产品及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健康养老产业政策出台与制定方面,北京市一直处于全国各省市前列。2015年1月29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4号文件《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颁布,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和内容,以及赡养人及相关机构应承担的义务与职责。随后,北京市《关于依托养老照料中心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关于支持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通知》两部政策的出台,对已有养老机构布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具体指导意见和支持措施。此后,苏州市、合肥市开始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在2016年开始实施,上海则印发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可以预见,2016年将会有更多省市出台地方性居家社区养老法律法规。
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与市场对养老需求的不断摸索,政策内容与市场实践的重点不断从机构型养老向居家和社区养老转移,居家养老逐渐成为政策制定的新主角以及市场角逐的新战场,发挥其为老人提供服务的重要市场角色。与此同时,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与职能,也由最开始的政府养老工作的“补充者”,以及养老产业迅速发展之后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支撑者”,逐步回归到居家与社区养老的“补充者”的位置。这一转变,标志着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将在一系列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调整中日趋完善。
2015年,《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3项政策的连续出台,不仅明确了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实施措施与指导意见,也为民间资本的进入提供了贷款、专项债等实现途径。随着政府角色的转变,为进一步满足蓬勃发展的多样化养老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服务,大量民间资本的进入将是健康养老产业的必然趋势。同时提供的指导意见与实施途径,配合此前各地方出台的相关补贴、优惠政策,将使实施意见能够进一步落地,加快民间资本进入的进程。在2016年,还将会有更多具有具体指导意义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政策不断出台。
11月,九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是2015年下半年健康养老产业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从投融资、用地、照护保障、人才、信息等多方面合力推进医养结合,明确了医疗机构与养老企业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和位置,为未来养老机构进行大规模医院结合改造明确了方式。根据《2015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显示,目前中国75.23%老人患有慢性病,2%老人重度失能的情况,这部分老人是机构养老的主要需求者,“医养结合”政策确保养老机构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础。截至2016年2月末,全国已经有4609家医院与养老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医院结合”发展迅速。
在中医方面,2015年10月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全国老龄委签署了《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合作协议》。这一政策明确了中医在医养结合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特别提出了在中医药方面,如何与健康养老产业,特别是在养生保健方面进行结合,并将养老服务列入中医药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中。于2014年发布的《中医药法(草案)》,在2016年两会过后,有望正式公布《中医药法》,草案的公布规范了中医药的市场规范,促进养老相关产业多样化发展。对于主打中医养生的养老企业,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
另外,“健康中国”的提出,也使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等养老话题成为政府及市场关注热点,青岛、苏州、海南等各省市地方不断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并催生了天士力、鱼跃医疗、乐金健康、桂林三金、宜华健康等医药服务企业多维度布局养老医疗概念股。可以断言,医养结合将成为未来健康养老服务主要模式,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深受养老群体青睐的养老模式。
2016年,政府在健康养老产业中的定位将进一步明确,相关实操指导与规范化政策将会进一步出台,尤其各地方政府将针对地方发展阶段与特色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同时,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配备产业内供给与需求也将成为政策发展的方向之一。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出“健康中国”的概念,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的好病,并打造“健康中国”成为民生热点。据估算,“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将在“十三五”期间引发10万亿元规模的产业市场,在全国掀起全民健康的浪潮。健康养老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关乎社会民生的事业,搭乘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快车,吸引智力、资本等资源的不断倾入,前景也将更加繁荣。
养老产业作为万亿级的市场,按构成其产业需求的主体可以分为:直接消费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养老服务业的从业者、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投资者。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失能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将接近4000万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也不容乐观,城镇老年人有约16.5%的人会经常感到孤独,农村老年人有约28.6%的人会时常感到孤独。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施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平均规模逐渐下降,单纯依靠儿女的家庭养老功能会逐渐变弱,对于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会逐步增强。
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业、老龄用品业和养老金融业的供给,目前均不能满足养老需求,未来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与日本等养老产业发达国家的老龄用品业相比,我国的老龄用品种类很少,也比较简单粗陋。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针对老年人的金融产品供给也都比较单一,运行规范、风险可控、收益适中的金融产品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2015年,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养老设施规划、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养老保险、养老标准化、税费减免等政策文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各方面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努力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我国养老产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还需要夯实基础和补短板。2015年,民政部及相关部委出台一系列政策,除前文所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各类规范性政策及金融支持政策外,更有《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老年协会建设》、《评选表彰“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等多项政策对已有养老工作政策进行补充。2016年健康养老产业经济相关政策将继续按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对于产业中目前的短板,如人才培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龄用品生产等,或目前市场较为混乱的版块,如老年旅游、老年保健品等都将通过政策与宏观经济手段刺激其加快发展。
供给侧改革这一战略方针,相对于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来说,更多是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这四大要素着手。养老产业在按照规划实现供给侧发育、发展的同时,离不开适当的总需求的管理配合,强调需求管理的针对性和精准发力。
在劳动力方面,健康养老产业面临严重的劳动力不足的局面,影响服务水平与质量,直接制约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对此,在2015年,多地政府都自行开办或与民办机构合作,培养养老护理人员,同时各大专院校也纷纷开设养老相关专业。与此同时,2015年12月取消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要求,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未来,产业必将从提高养老从业人员收入与社会地位、增强养老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规划两方面入手,吸引、培养、用好、留住人才。同时,优化养老产业内人才结构,为护士、高中初级护工做好技术与专业分工,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进一步对接也是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土地方面来讲,目前国家与各地方均给予健康养老产业大量土地政策优惠。面对我国过去几年房地产产能过剩局面,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受到政府与市场的欢迎,各级政策同时鼓励健康养老企业采取此种改造方式。未来几年,在房地产过剩或相对繁华土地紧缺的地区,这类改造而成的养老项目必将受到更多欢迎。
资本方面,政策出台、市场改革提升、吸引更多参与者等方式将成为改革的重点,本章第四节将重点对健康养老产业的金融环境及未来方向做出分析。
“双创”列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创业创新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健康养老产业面临着产业供给与需求严重错配,以及养老需求的多元化等问题。以北京为例,人口预期寿命已达到81.95岁(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卫生计生数据),在超过20年的老年生活中,人们的需求会发生极大变化,加入地域、文化、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养老市场需求急剧复杂化。面对此情况,鼓励创业创新,通过新的技术、模式调整供给模式,满足养老市场新型复杂需求是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津冀区域走在健康养老产业区域统一布局的前沿。在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上,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议重点规划了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殡葬管理等10个领域的合作事宜。在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上,三地将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加强老年福利和养老制度创制,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特别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做好政策制度对接,促进制度体系渐进融合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发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多主体作用,围绕京津冀打造互补互利的养老服务集群,鼓励实力强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聚力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来看,区域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健康养老产业这一关乎民生社稷的产业亦在这一宏大布局之中。在京津冀之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必然会借鉴京津冀发展模式,结合自身地域特点进行健康养老产业协同布局。这对于处在经济圈中风景环境良好、消费水平较低区域的健康养老企业不啻是发展良机。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于处在“一带一路”规划范围内的地区,充分利用政策利好,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特别是与对外贸易相关部分,同时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向可成为未来几年发展方向。
当然,区域养老产业政策落地还需要一定实施周期,需要区域内养老产业各类企业大力实践、发挥积极性,共同构建区域养老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区域各地的养老产业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依据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快速融入产业协同体系;专业领域内的优秀企业,勇于全区域布局,规范专业领域的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输出技术、人才。
房地产+养老,旅游+养老,互联网+养老等新名词频现,反映了房地产、旅游、互联网等产业试水养老产业,探索融合发展之路。万科幸福家、良渚文化村,绿城乌镇雅园,保利和熹会等房地产养老品牌的发力,房地产企业在行业龙头的带领下纷纷试水养老产业,涉及老年社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等各类养老类型。碧桂园的十里金滩等项目构建旅游、养老、度假三位一体的全新生活方式,华侨城积极探索旅游、养老的融合发展。此外,以海康威视、太川股份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基于智能楼宇推出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利用移动信息手段,实现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综合应用,“物联网养老”模式,正在不断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突破传统居家养老的诸多瓶颈。同时,制药、医疗服务、餐饮及零售商贸等企业基于自身核心业务能力,进入养老产业的案例不断出现。本报告第三章将对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伴随着国家“双创战略”的实践,养老产业带来发展的新机会,养老产业的创业创新企业越来越多。通过“双创”活动,一大批有意愿、有能力的青年人通过自身努力在养老产业里靠创业自立,取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上升通道;众多的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在养老产业里凭创新出彩,通过创新养老产业的思维、技术、服务、产品,实现人生价值和财富积累。“双创战略”的实践,一方面能够为健康养老企业贡献新的、更加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对于目前我国发展较差、与欧美日本差距较大的老龄用品产业,能够推陈出新,尽快追上产业整体发展的步伐。同时,养老产业“双创”活动,开拓了资本市场投入养老产业渠道,资本的注入,激发养老产业的活力,加速养老产业的发展。
虽然中国目前面临经济下行局面,但健康养老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朝阳产业,在未来一年必然面对更加宽松、更加具有活力的经济环境。从业企业在此环境中更应潜心根据市场真实和迫切需求,调整自身结构,谋求更大发展。
养老金并轨给社会带来了公平与正义,便于人才流动的同时也能弥补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巨大缺口问题。尽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有关部门在各个场合均强调养老金“不差钱”,但如果剔除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在客观上已陷入收不抵支的境地。根据财政部官网数据,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费收入3.16万亿元,支出3.85万亿元,初步测算,亏空高达6900亿。虽然财政补贴力量充足,但如果体系不能够维持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必然受阻,也将让百姓对养老保险体制失去信任,甚至引发更深层次问题。并轨后,全国养老金总量增加,加之国家进一步统筹管理,有利于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除养老金并轨外,国务院于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入市资金投资各项金融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超过资产净值的30%,只能以套期保值为目的,为养老金入市指明了方向。约6000亿的养老金入市不仅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一剂强心针,也确保了养老金本身不断增值,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和养老金不断上调造成入不敷出的影响。一个良性的养老金生态循环将形成:居民按比例上缴养老金,巨额养老金进入稳健的投资渠道保值增值,国家按政策支付居民养老金。养老金的资金池的健康运转,保证了其为养老进行兜底的作用,健康养老产业整体将更加深入民心。
健康养老产业不仅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蕴藏着亿万商机的朝阳产业,将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期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产业的并购重组频现,在操作层面上,并购重组是产业结构变迁和企业成长壮大的基本手段和运营常态。
从中观产业命题上看,并购重组,横向同业合并,能够快速实现规模经济,改善市场秩序;纵向实现价值链整合,提升产业效率。从微观企业命题上看,并购重组不仅规范企业的产业生态,还通过占领关键资源,或改良业务结构,获取上市机会,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效率。根据《21世纪经济报》的报道,2015年以来至今,A股共有44宗重大资产重组涉及借壳上市(包括5家借壳失败),其中,有8家的借壳方集中在健康产业。
同时,并购整合更是行业内外布局健康养老产业的有效路径。例如,美年健康(002044.SZ)借壳纺织服装业的江苏三友、长春长生借壳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黄海机械(002680.SZ)、同济堂借壳企业啤酒花(600090.SH),实现了健康养老相关企业的上市目标。还有宜华健康(000150)成功收购广东众安康后勤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参股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后,公司业务开始超出地产的范围,而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又是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全国第一家获批的网络医院,目前也是唯一一家)提供了技术支持。2015年9月份宜华健康(000150)又以3亿元现金收购血糖血压监测领域医疗器械厂商爱奥乐100%股权,此次收购以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的业务结构,专注于医疗和健康领域的业务发展。接着宜华健康(000150)又收购亲和源进入养老产业,此次收购的战略意义不在短期盈利,而是依托其在商业化社区养老的品牌效应,为其布局养老产业链奠定基础,公司未来可以养老社区为核心,拓展养老保险、养老金融、养老旅游、养老服务等多个子版块业务,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占据行业领先位置。
由此可见,未来几年内,对于深耕健康养老产业多年的优质企业来说,通过并购重组方式,一方面壮大自身实力、实现上市目标,而对于收购方来说,则是快速进入健康养老产业,获取产业资源的捷径。实现双赢目标。
从国家到地方,从国有银行到地方银行,从保险公司到基金公司,再到各个产业的实业公司,在2015年纷纷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了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首先中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样国家级的基金公司成立,首次募资便超过百亿元,其主要投资领域包括:1)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及养生、保健品类企业;2)综合性、各类专业性医院、新型国际医院及相关检测、康复医疗机构及相关配套服务企业;3)具有医疗、美容、护理、康复、疗养、养生等多功能的中、高端健康养老养生社区或机构及相关配套服务企业,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基地及相关配套企业;4)正在探索推进农业技术研发,健康管理、具有大健康概念的有机食品、环保、清洁能源等四大重点业务领域。
企业基金方面,天士力集团与泰康人寿及中原银行合作成立天士力大健康产业基金,基金规模50亿元,主要投资领域包括:1)康复和专科医院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服务机构;2)与制药产业紧密相关的医疗设备公司、医疗器械公司、重大疾病诊断公司;3)具备上游资源的中药材加工和商贸企业,具备品牌优势的健康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企业;4)同时关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医疗服务大数据平台等新兴领域的项目。除资金投入外,更将通过产业链升级、产业标准提升、体制创新和国际化拓展等投后增值服务手段,协助被投企业运营和商业模式的改善,促进企业成长,提升标的企业价值,有效地参与健康产业链资源的重组与整合,从而与投资者共同分享大健康产业增长的红利。
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也相应成立了大健康产业基金。例如:华夏基金成立了华夏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海通证券成立大健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等。而中国人寿等大型保险公司正酝酿百亿级以上的大型健康产业基金,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跨行业的大健康产业基金也不断涌现,将其作为布局大健康产业的手段之一,例如服装品牌公司雅戈尔宣布成立10亿级的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主营为纺织服装业的旷达科技和欣龙控股都通过设立大健康投资基金,伺机跨界转型医疗服务。
各类产业基金频出,可预见在2016年间,健康养老产业将迎来新的投资热潮。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可预测“医养结合”类或具有康复功能的健康养老项目将成为投资者青睐的对象。此外“养老+”模式项目,利用其余相关产业的联动能力,将吸引更多跨行业产业基金的注意力。
随着养老产业被寄以“朝阳产业”的厚望,养老概念股也引发市场关注。其中养老信息服务、养老地产与健康医疗是关注的热点。
序号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所属概念 |
主营业务简介 |
1 |
002027 |
七喜控股 |
可穿戴设备 |
向养老院提供智能可穿戴设备。 |
2 |
002065 |
东华软件 |
大数据管理 |
依托丰富的三甲医院HIS系统资源与互联网服务商共同推进互联网医疗与大健康管理业务。 |
3 |
300020 |
银江股份 |
智慧养老 |
智慧城市总包商,智慧医疗业务已在多地落地,将有望凭借区域医疗平台搭建与运营切入智慧养老领域。 |
4 |
300212 |
易华录 |
智慧养老 |
智慧城市总包商,有望借智慧医疗平台搭建与运营切入智慧养老领域。 |
5 |
600718 |
东软集团 |
可穿戴设备 |
东软熙康以硬件可穿戴设备为载体打造“智慧养老”平台。 |
6 |
300075 |
数字政通 |
智慧养老 |
与北京天健合作切入智慧医疗领域,有望基于区域医疗平台开展智慧养老业务。 |
7 |
002231 |
奥维通信 |
信息化平台 |
与老龄委携手打造全国养老信息化平台,已在多个城市落地开展养老服务。 |
8 |
300168 |
万达信息 |
信息化平台 |
搭建了科技养老服务平台,运用物联网、呼叫中心、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
9 |
002178 |
延华智能 |
智慧养老 |
发力C端养老、慢病管控,在浙贵沪开展O2O养老和健康管理,走民政部专项资金购买服务的路线。 |
10 |
300253 |
卫宁软件 |
医疗信息化 |
结合丰富的HIS资源与政府及互联网服务商合作推进慢性病管理移动应用。已与上海六院合作推出糖尿病健康管理APP康信 |
11 |
300244 |
迪安诊断 |
医疗服务 |
医学诊断外包服务,远程医疗等 |
12 |
300096 |
易联众 |
养老信息化 |
构筑“民生信息服务云计算平台”,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金融社保卡、自助服务终端及在医疗健康、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易用便捷的全线产品和服务 |
13 |
301318 |
中国平安 |
养老住宅+金融 |
打造“桐乡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区”,“合悦”品牌养老社区进入多个城市 |
14 |
002223 |
鱼跃医疗 |
医疗器械 |
开发销售各类老年医疗器械产品 |
15 |
600735 |
新华锦 |
养老服务 |
与日本长乐控股株式会社合作建立社区微型养老机构 |
16 |
600689 |
上海三毛 |
养老住宅 |
与日本MCS公司合资成立养老产品研发运营服务公司,从事养老产品研究,养老机构运营,养老看护培训等 |
17 |
002603 |
以岭药业 |
中药生产 |
生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药品 |
18 |
000150 |
宜华健康 |
养老住宅 |
收购众安康,致力于医疗后勤管理服务,又收购亲和源进入养老产业 |
19 |
600716 |
凤凰股份 |
养老住宅 |
先后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仁医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发展健康养老产业,首个养老地产项目“宜兴凤凰颐然居”即将落地 |
20 |
002285 |
世联行 |
房地产开发 |
正式成立养老运营管理公司,介入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的经营管理实务,已经服务于政府的日间照料中心项目,与台湾恒安照护集团合作 |
21 |
601336 |
新华保险 |
养老住宅 |
在北京六里桥、延庆、密云等地开发养老地产项目 |
22 |
601007 |
金陵饭店 |
养老住宅 |
通过金陵天泉湖养生养老项目进军养老产业,利用自身服务优势打造养老服务连锁经营 |
23 |
600620 |
天宸股份 |
养老住宅 |
在临安钱王铺开发老年公寓及其配套项目 |
24 |
300015 |
爱尔眼科 |
医疗服务 |
为社区居家养老开展眼科检查治疗服务 |
25 |
600177 |
雅戈尔 |
产业投资 |
出资10亿设立健康产业基金,通过会员制渠道进入大健康产业、老年人健康管理等 |
26 |
002381 |
双箭股份 |
产业投资 |
完成桐乡和济养老服务投资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 |
27 |
600682 |
南京新百 |
社区养老 |
与以色列Natali成立中国分公司,进军国内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 |
28 |
000700 |
模塑科技 |
医疗服务 |
投资建立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分析整理)
政府早在2013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就已研究部署,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要求要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等养老机构的转诊与合作机制,健康养老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趋势明确。现有的35个养老概念股主要是医药生物、房地产、商业贸易、建筑装饰这几个行业的企业。投资A股市场养老产业标的主要有:养老地产包括世联行、凤凰股份、上实发展;医疗信息化包括东软集团、乐金健康;医药服务包括天士力、众生药业、鱼跃医疗、蒙发利;旅游包括金陵饭店;食品包括金达威、双塔食品。
(数据来源:巨潮咨询网,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分析整理)
养老概念股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初,涨幅随大盘趋势波动,测算养老概念股当前平均市盈率为115,相比其它概念股平均市盈利水平中等偏高。例如互联网+概念股同期平均市盈率为141,而与养老产业更加相关的健康中国同期平均市盈率为106,智能家居概念股同期平均市盈率为94。说明健康养老概念股随着政策利好频出,投资方向不断明确,行业市场价值不断攀升,预计养老产业即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机会。但市盈利水平中等偏高,同时也说明与大健康产业内其他发展良好的子产业相比,健康养老行业的盈利性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这符合目前产业发展的阶段,未来随着产业盈利方式及模式的不断升级出新,以及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相关概念股仍有上升空间。
湖南省批复全国首个《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首先说明从国家机关、发改委、到地方政府层面,将对于养老产业专项债券的发行的支持落到实处。其次,债券的发行也为健康养老产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渠道,拓宽了平台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了债务到期兑付风险。同时,发行限制放松,相当于提高了城投企业发债额度,增强企业资金活力,促进健康养老相关业务,特别是其中重点业务的快速发展。最后,优化报表, 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收入和利润将能够为后续进一步融资腾挪出空间。
民政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养老机构建设项目、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养老产业相关项目等五大类养老项目,并明确了贷款流程及操作流程。此举有助于促进社会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破解长期以来制约发展的融资难问题。
此外,《意见》还指出,民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将建立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开展项目调研和课题研究工作;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监督合作项目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种种金融政策的提出,都为产业内优质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促进2016年产业竞争格局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对于企业来说,明确自身在产业内的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适宜的金融方式获取进一步的发展是2016年的重要发展机会。
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过去十年间,大量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进入房地产行业。然而,随着2015年房地产行业面对多重压力导致政府供地、房企拿地节奏明显放缓,整体市场延续趋冷态势,倒逼金融市场改革提速,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速,“健康中国”战略重新提出,健康养老产业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重要的风口。金融市场面对房地产行业的下行趋势与健康养老产业步入快车道,其改革必然带动老年金融产品的发展。
目前,金融改革在健康养老产业创造出了类型多样的老年金融产品。如中信信托与慈爱嘉合作的创新金融产品——中信仁信居家护理养老信托,其根据交付额度制定不同的居家护理服务套餐,信托生效后,享受到慈爱嘉提供的居家护理服务。北京信托与汇晨养老合作推出“养老消费信托”打通了投资与消费的通路,对于老人而言,作为投资者实现了投资理财需求,同时拥有对汇晨养老旗下养老公寓的优先入住权,可避免未来“一床难求”的风险。另外保险公司利用自身资金和产业链联动的优势将保险产品与养老地产挂钩,通过销售保险产品的形式,让老人获得房屋的租住权。如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平安集团、合众人寿、中国人保、太平人寿、中国人寿等多家寿险公司已全面展开养老地产的投资和运营,其中泰康人寿的幸福有约和合众人寿的合众优年项目较为成熟。
老年金融产品的丰富,一方面将养老服务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也解决目前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支付能力问题。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行业龙头,凭借其资金、信誉背书,除自行发育和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外,更多会选择产业内优质服务提供商进行包括资本注入、产品推广等方面的合作,这对于目前健康养老产业内的优质企业来说又是一次发展壮大的良机。
随着网络购物渠道的渗透以及老年人消费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尝试线上消费、送货上门的购物方式。尼尔森关于老年消费的研究报告显示,62%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在使用网购并送货上门这项服务,而有1/3的受访者称如果可以使用的话,他们绝对愿意尝试这项服务。淘宝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共同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消费趋势报告》也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中老年人网购消费比例已经超过三成,50岁以上的中老年淘宝用户已经达到175万人,其中男性占48.7%,女性所占比例略高于男性,且有130万人成功完成过网上交易,并在移动端占比爆发式增长。从中老年人网购产品种类来看,舞蹈用品、电子产品、自拍杆、香水等娱乐类、时尚类产品都成为中老年人的网购新欢。老年网购市场将成为健康养老产业的又一广阔蓝海。
现阶段我国老年人虽然具有较大的潜在消费能力,但受到传统节俭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可转化的现实消费能力却不大,最终造成了老年人“大件买不起,小件不舍得买”的消费现状。随着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不少企业开始尝试通过金融手段,变相改善老年群体消费能力及观念不开放的问题。如2015年5月,中信信托及旗下中颐信(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首推“仁信”为老服务金融产品,老人可通过购买此信托产品享受养老服务,一定程度上用市场化手段解决了养老服务产品的支付问题。另外,房地产金融、社区金融等消费手段的金融化,也使得未来健康养老产品的消费支付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整体而言,消费总量快速增加、消费内容多元化、高质量产品需求增长、消费方式手段多样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健康养老产业消费环境的主要趋势。
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速不断加快带来“消费型”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消费市场潜力也随之加大。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测算,2014-2015年期间,我国老年人群体消费总量约占GDP总量的6%-9%,预计到2020年,该比例可上升到9%-13%,到2030年该比例可上升到15%-23%,2014年-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
除了总量的增多,老年消费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与高质化的特点。2014年3月北商商业研究院通过的《北京市老年基本消费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发现,与社区联合、注重商品的功能性及增加老年服务设施已经成为老年消费的三大掘金点,79.1%的老年人每月最大的消费开支是饮食,且绝大部分人在超市或食品专营店购物时会有意寻找低糖、低盐及低胆酷醇等食品。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涵盖15个大中型城市的“2013年老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调查项目”显示,食品、日用品、医疗是老年消费群体的三大主要消费需求,同时服装、餐饮、旅游、营养保健、娱乐健身正成为老年消费群体的新增需求点。
根据《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预测,未来几年内,部分高净值人群将步入老年阶段,此类人群对于医疗的关注及对于中高端养老社区的兴趣将刺激产业进一步发展,带有健康附加值的产品受到更多关注。多元化、高质化的消费倾向将伴随这一群体步入老龄化而进一步提高。
(数据来源:“2013年老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调查项目”,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分析整理)
2015年中发生了几件与健康养老相关的重大社会事件, 使健康养老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也对未来产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5月25日,河南省鲁山县一个老年康复中心发生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6人受伤。5月26日,公安部消防局要求各地公安消防部门立即开展针对性消防安全检查。同日,民政部紧急下发《民政部关于立即开展各类福利、救助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立即在全国民政系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部分养老机构消防等安全不达标、老人生活安全缺乏保障的现实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类悲剧事件带来巨大人员、财产损失,破坏了无数个家庭生活。事件的发生让各类养老及相关服务机构审查规范进一步加强,同时促使填补市场漏洞的政策与产品出台以避免相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全部442名遇难者中,有近百位是“夕阳红”老年旅游团成员。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于老年旅游的安全规范运营,及相关老年人意外保险产品缺失的关注。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