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观察:小商品的交易位能
【导读】每当看到商业活动中的异常现象,都令我饶有兴趣,急于探究其背后玄机。每当解开“背后玄机”,总会庆幸发现新知识领域。在边陲小城的商业调查,使得笔者有机会搞清楚商品流通逻辑:当工厂制品融合贸易资本即被赋予交易位能,转变成为商品。商品位能形成的利润空间赋予其原始流通动力,推动商品从制造基地流向省会城市集散批发地,到达其交易位能最高点,但却是商品交易价格最低点。商品沿着交易路线走向消费终端,其交易位能转化成流通动能且被消耗,离始端越远,交易位能越低,交易价格越高。
NO.1
边陲小城的市井风情
西南边陲某农业县,前几年被“晋升”为地级市,一切来得突然,社会各阶层还未回过神来,市井风情依旧,一派小县城的人间烟火气息。在这里但凡有点技术含量的服务业种价格不菲,比如开锁服务费80元,配眼镜比北京市潘家园眼镜市场更贵。但是土地出产的蔬菜,瓜果,蜂蜜,鲫鱼价格只有东部地级市的60%。当地服务业工资水平在1500元至2800元范围。房价?这应是读者最关注的物价,2020年上半年均价4755元。
笔者最关心则是商业运行会有怎样的表现?下图这种“2元店”,“5元店”是成行成市,廉价商品店聚集形成一条长街。笔者仔细看过货架上的商品,发现全都是新簇簇的。款式或虽过时,如果要求不高,却也能正常使用。
2元超市
9元超市
NO.2
小商品之旅
大号电工胶钳5元,13瓦LED灯泡5元,双层保温电热壶20元,在完全没有制造业的边陲小城,这般价格成为令人迷惑又饶有兴趣的疑问。为搞清楚这些商品流向,笔者买了好几样廉价商品,籍此向几位店主一探究竟。整理出店主们的进货渠道后,勾画出这些小商品的流通路径,如下图:
以LED灯泡、电热水壶之类的家用小电器为例,其制造基地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地级市,例如广东省中山市,佛山市,浙江省永康市等,省会城市地皮金贵,小商品制造业自然无法生存。而家用小电器集散地最著名是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英国伦敦期货市场甚至还发布了“义乌小商品价格指数”,据称义乌市场还神奇到能窥测美国总统选情。此外,全国各省会城市也建有小商品集散地,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为省会城市商业形态特征。千万不要以为千家万户的淘宝店是从工厂直接进货,更不要天真地以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淘宝店依然在批发市场进货,只是分为网上网下两个批发市场罢了。
小商品从制造基地流到省会集散批发地是其旅程第一站,之后朝着广大农村地区流动。现代物流服务业发达,批发市场不再逐级递降,小商品从省会城市集散批发地直接发到小县城,再向农村集市流动。小商品批发市场在地级市基本消失,十几年之前车水马龙的“义乌小商品城”,“温州商城”逐渐式微。
按照经济学常识,小商品在漫长流通旅途中,每向交易链末端前进一步,价格会提升一点,理由是随着交易环节增加,交易成本亦增加。但笔者在边陲小城看到完全相反的商品价格现象,还出现了成行成市的廉价商品一条街,这是怎样的逻辑?
NO.3
交易位能
小商品走到边陲小城,零售价格反而降低,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主流规律,但廉价商品一条街海量廉价商品的确客观存在,笔者很有兴趣探索这个超乎常理的客观事实。在分析小商品流通路径后发现,在交易链条中清晰呈现出“位能”概念。为了区别普通物理学概念,笔者姑且称之为商品的“交易位能”。从下图看到,在小商品离开制造基地向消费末端流通过程中,经历了一次交易位能拉升。工厂“制品”融合贸易资本后,便成为“商品”。笔者认为制造工厂出售制品并没有赚取商品交易利润。按照经典的商品流通逻辑,当工厂制品融合贸易资本即被赋予交易位能,转变成为商品。商品位能形成的利润空间赋予其原始流通动力,推动商品从制造基地流向省会城市集散批发地,到达其交易位能最高点,但却是商品交易价格最低点。商品沿着交易路线走向消费终端,其交易位能转化成流通动能且被消耗,离始端越远,交易位能越低,交易价格越高。到了县域消费地,交易位能消失殆尽,在最终零售环节,商品价格达到最高。然而边陲小城为什么会出现廉价小商品一条街现象,甚至零售价堪比出厂价?
NO.4
贸易资本
“零售价等于出厂价”这个现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当小商品进入消费地区的零售环节,商品交易位能殆尽,同时耗尽了流通动能,交易链无力再延伸。这在南北方农村集市能明显看到这种情景,本文第一幅照片里摆地摊的塑料玩具价格,就远比淘宝网店更便宜。当小商品交易位能消失殆尽,附着在商品上的贸易资本面临低于平均利润的交易风险,于是毫不犹豫从“商品”中抽离,宁可放弃商品中包含的“制造成本”,以底价甩盘给接盘侠。当商品回归到工厂“制品”地位,只要支付出厂价就能买到。5元一把大号电工钳子,5元一个LED灯泡,此交易价格显然不包含贸易资本利润,而回归到制造成本。从下图蓝色线看到,小商品流通旅程由始至终,制品成本线不变,贸易资本融入制品而产生的价格拉升和下降曲线,交易位能与成本线围合成交易利润空间,当交易位能下降导致商品交易利润低于贸易平均利润时,贸易资本迅速抽离,“商品”回归“制品”属性。
边陲小城的交易地位远离交易链始端,商品流通至此其位能与动能皆已消失殆尽,贸易资本察觉交易利润低于平均利润之前已抽离,在廉价商品一条街卖的“2元商品”,“5元商品”只是收回其制造成本而已。笔者曾经对茶叶生产贸易全链做过调查分析,下面这张图大致反映了茶叶零售价格构成。当贸易资本从茶叶零售价中抽离,剩下的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总和不超过零售价格的40%。这个图也能解释为什么5元钱在边陲小城可以买到一把大号电工胶钳。
结尾:廉价商品故事只讲了零售价格的奥秘:商品交易位能。还有一个奥秘:为什么廉价商品聚集在这条街而不是其他街上?下次再讲吧。
好东西就是要多分享,如果觉得不错,
请关注公众号并分享朋友圈哦
官方小助理
获取更多干货、答疑及加入官方微信群,欢迎添加产城发展事业部官方助理微信号:hjccfz
往期精品原创文章: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