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省钱医疗模式下,资源配置的三大新方向
来源: | 作者:史天一 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 | 发布时间: 2022-06-26 | 129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疫情持续、经济不理想、裁员关门风声渐大的特殊背景下,5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通读一揽子措施的“六大方面33项具体措施”,表面看与医药行业关系不大。但是,结合一揽子措施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大原则,结合近期医疗卫生方面的相关政策导向,可以预判政策对医药企业和投资方向的影响。


新时代医疗服务在“省”字


近期很多地方的人们发现,政府在推动免费核酸检测方面的积极性开始降温了。疫情控制有力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5月25日国家医保局的指示,明确要求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这个要求的背后,在于部分地区存在有限医保基金耗尽的风险。医疗保障是第一梯队的民生命题,医保基金余额一旦出现危机,必然不符合“发展要安全”的大原则。


如何确保医保基金始终仓中有余粮?近期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以及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多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度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等,反复强调集采范围扩大、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并重点强调“检查定点医疗机构的高值医用耗材、高值药品等领域是否合理使用”等问题。类似现象总结一个字,那就是“省”。


这个“省”字的背后,是《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中反复提到的降税、缓缴各种保险、多项措施给金融支持等,这些“经济要稳住”下的众多举措,都不利于医保基金库余。一方面开源紧张,另一方面则必须要加强节流,二者撞击在一起,逼迫医保局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去研究“省”的问题。


但是,以“发展要安全”大原则,我国绝不会选择以牺牲民众医疗福利和健康权来省钱。于是,一个必然命题便是:新时代如何实现省钱模式下的医疗服务进步?


在这个命题之下,集采降价、降费、不断扩大集采面,是见效最快的方式之一。但这种模式,是有天花板的。最有效的、可持续的方法,是在医疗医药服务方面创新,让医疗费用降下来,质量提升上去。


新时代医药资源配置的新方向


如何实现省钱模式下的医疗服务进步,应该成为新时代企业资源配置和投资的新方向。要深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几个方向:


方向一:资源配置方向从产品差异化向诊疗性价比转变


最近关注到有一个叫桂枝颗粒的老产品突然火了。此前这个产品的营销一直大谈独家、专利、医保产品等差异化属性,但始终卖得不好。现在,这家公司的营销资源配置风向变了,将产品的功能定位转向了如何遏止小病小恙发展为大病;营销重点从治疗疑难杂症,转向了疗效立竿见影的小毛病。比如,对于早期受到病毒、细菌感染,嗓子痒,该产品宣称只要一袋,加喝热粥,便会见到效果,不会发展为呼吸道感染,大幅降低医疗费用,并在这个方面给出一套诊疗性价比方向上的论证。其结论是,早期使用,省钱。但实际上,这个药品却在涨价。其涨价的逻辑是,涨的是桂枝颗粒价格,一旦使用,会大幅降低医疗费用。这就是企业顺应医保基金的“省”字,将营销资源的配置向诊疗性价比方向转化。


将营销资源从产品差异化向诊疗性价比转化不应该只专注于营销上。事实上,从产品研发立项到企业服务战略全流程,众多企业已在布局转变


方向二:企业战略从关注国家医保利益向商业保险利益转变


很少有人注意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好覆盖基本医保不予支付的费用,探索推进医保信息平台按规定与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信息共享。


这件事,之所以认为很重要,关键在于,商业保险的钱属于企业,有具体的人“真”的心疼。那就意味着,真的有人会关心诊疗性价比。这一点,投资界已经早有重视。今年以来,公开数据显示了229条医药企业融资事件,融资额度超过500亿人民币。这些融资事件中,大约60%的条目属于“数字化+医疗器械”,项目基本集中于优化诊断、医疗和数据服务业务,其发展方向都聚焦在诊疗性价比上。毫无疑问,更快、更好、更省钱的方式,会受到医保基金,尤其是商业保险的欢迎。此前,诊疗新产品上市门槛多,产品导入期周期长,有了商业保险的加持,企业新产品迎来利好,这就是为什么投资界更加青睐“数字化+医疗器械”的原因。由此,企业可以关注与商业保险的发展战略协同。


方向三: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及产业园区的新机会


“15分钟核酸检测圈”的政策导向,会让少数企业获得机会。“稳经济”一系列措施,给“半拉子”医药健康产业园融资带来机会。把握机会的关键在于明确发展逻辑和方向,深入研究“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大原则,会有新的境界。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