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CEO雷军站在发布会讲台上公布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小米汽车。如今,三年期限已至,雷军在微博宣布,将于3月28日发布小米SU7。小米手机已经实现从“0”到“1”的成功跨越,如今要在无比内卷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分的一笔“羹”,自然会吸引大批人士的关注,无论是颜值还是实力,小米SU7的配置都是很能打的,共有两个版本可选择:
小米SU7基础版:支持单电机后驱、零百加速5.28 秒,73.6 度铁锂电池、668km 续航,400V 平台,单Orin 芯片,高通 8295。小米SU7 Max: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 2.78 秒,101 度三元锂麒麟电池、800km 续航,800V 平台,双Orin 芯片、高通 8295,提供 495kW 峰值功率。
2024甲辰龙年伊始,国内汽车行业陷入内卷漩涡,降价成为了永恒的话题,“电比油低”、“油比电低”、“电比电低”等口号陆续出现,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等汽车厂商的均采取了“低价策略”。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苹果放弃了坚持十年之久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会给小米带来哪些机会呢?搭上新能源汽车末班车的小米SU7,能从无数竞品中脱颖而出吗?
今年刚开春,新能源汽车竞争的硝烟就已经弥漫在了市场上空。有“比王”之称的龙头企业比亚迪率先带头掀桌。2月19日,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正式上市,DM-i版本官方指导价7.98万元起,EV版本10.98万元起。热门车型几乎全系直降,比亚迪宣称正式开启“电比油低”新时代。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曾表示,得益于比亚迪的规模化效应及全产业链优势,比亚迪插电混动的价格可以做到比同级燃油车还要低。“低价厮杀”一发不可收拾,其他车企也纷纷效仿,特斯拉、蔚来、零跑、阿维塔等10余个品牌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最高优惠幅度达5万。
据《36氪》报道,2024年比亚迪销量目标的初步规划为400万辆,这将在2023年的302万辆的销量基础上同比增长32.45%。
产销量在国内外全面开花后,比亚迪试图通过“以价换量”来冲击市场,以此来提升自身龙头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相信未来或将有更多的车企让出其市场份额,毕竟,“低价”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无法想象的。
而这波低价压力,直接就给到了还在玩价格迷雾的小米。如果小米在产品设计、专利及电池成本等方面的硬实力不凸显,最终价格也没有吸引力,该如何打动这届消费者?
曾几何时,雷军公开表示小米要做好5-10年的亏损准备,不算悲观。现在的汽车新势力中除去已经实现全面盈利的理想,持续亏损的蔚来和小鹏或许才是行业发展的缩影。
国内巨头正“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时,大洋彼岸的苹果公司却投来一个重磅消息:放弃原计划于2025年左右发布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项目——Apple Car。
雷军也在微博发文:“苹果退出造车后,苹果用户选购智能电动车,小米SU7是最好的选择。小米SU7支持Carplay,后排屏也支持挂接iPad。”为小米汽车兼容苹果生态做背书。但是,一个历经10年、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0亿元)、集结了2000余名行业技术精英的造车梦破灭了,不仅让外界对苹果公司的战略决策产生了疑问,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更多思考。苹果公司要研发制造的汽车不只是简单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而是一款没有方向盘、刹车和制动踏板的全自动驾驶汽车。出于对品质的极高要求,苹果造车的披荆斩棘之路并不顺畅,高管不断更迭、顶级工程师离职、留不住科学家、试驾时出现事故……不得不承认在智能汽车这条赛道实现颠覆性创新简直太难了。并且,比亚迪和特斯拉等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也使得苹果公司的任务更加艰巨,所以其战略重点聚焦在人工智能而非电动汽车将是一个十分正确且理性的决策。另外,砍掉造车项目也是因为美国市场需求放缓。据彭博社预测,美国电动车市场持续转冷,2024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将不超过9%。苹果公司“十年磨一剑”最终放弃,而小米在这节骨眼开始量产,是否证明如今大行其道的新能源汽车其实是中看不中用呢?不少人认为,苹果弃牌,小米成为行业最大受益者,其实不然。就消费认知和习惯而言,买苹果手机的人很少会有意识买小米;同样,苹果汽车的目标客户也不太可能是小米汽车的用户。
试想一下,如果是小米投入十年却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是否还能像苹果一样毅然抽身呢?
如果问哪个字最适合形容中国汽车市场,“卷”字称第二,没有字能称第一,小米如何能在这场血战中胜出?
2010年至今MIUI的全球活跃用户超过6亿,仅中国大陆活跃用户就接近1.5亿,而雷军本人全网粉丝也早已过亿,单场年度演讲观看人数甚至突破2亿。雷军宣布造车之后,“米粉”们开始疯狂期待,自发地给小米汽车喊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的口号。小米集团发展战略从“手机*AloT”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小米澎湃OS系统可实时调度终端硬件,通过跨端智联实现手机、汽车和智能家居等终端的整体生态。由此看出,未来企业的竞争不仅是核心能力的竞争,更是生态圈的竞争,小米显然有足够的优势。新能源汽车跨行业、跨领域较为广泛,除政策、市场及技术等外,供应链也是核心驱动因素之一,而这也是小米的强项。曾几何时,在手机行业横空出世做到低价屠杀,小米不仅仅是会营销,更本质的原因在于小米恐怖的供应链成本控制以及整合能力。现阶段,小米先是通过自主开展高成本研发、投资核心供应链企业,拿到重整产业链的主动权,然后利用资本的力量把分散的硬件产业链完成迅速整合,拿大量订单向供应商压价。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手握“三大利剑”的小米必然有良机,但面临的挑战也不能小觑。竞品来看,小鹏P7/P7i、特斯拉、华为智界S7以及岚图追光、飞凡F7、极氪007都可以是小米的竞争对手。这其中,智界背靠奇瑞/华为、岚图为东风旗下,飞凡是上汽集团的产品,极氪007是吉利的王牌,环顾四周,全是强悍的对手。价格来看,现在的市场,既有7万多的比亚迪秦,也有20万出头的极氪,20-35万元区间也充斥着太多物美价廉的纯电动轿车,脱离了性价比的王牌,小米汽车要靠什么打动米粉?三年之前的春天,雄心满满的雷军宣布造车。他说,这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All-in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三年后,雷军又公开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就是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这一次新能源汽车项目,对雷军和小米公司来说,是一把无法回头的弓箭,在激烈的生态竞争下,是勇往直前还是审时度势,你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