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落地实施几个月以来,政策红利持续向医药消费领域渗透,中医药、康养文旅、家用医疗器械等板块呈现结构性增长机遇。本文结合政策赋能方向与行业最新实践,解析三大板块的增长逻辑与典型案例。
《方案》提到持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促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有利于地方推动绿色无污染道地药材种植,并针对药材发展对应的产业,开发药食同源、保健品、中医药等产品。《方案》还指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强化产业联农带农,有利于开展中医药、药食同源相关文旅产业,尤其是和康养、旅游结合起来。
一些中医药有一定特色的县域或园区,正在《方案》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并带动相关中医药种植户、企业发展。例如甘肃庄浪县,此前就依托深厚的中医康养文化底蕴(如葛洪文化)和自然资源,规划打造了“生态梯田・大美关山・人文庄浪”文旅康养品牌;全县中药材种植达到3万亩,马麝养殖达到3000头,全年可产药材4.5万吨,产麝香4.6万克,产业链产值达到2.3亿元左右,中药材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并建设了云崖寺等数个A级旅游景区、多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及康养度假基地。
通过“文旅+中医药”模式,庄浪县开发了养生宴、杂粮宴、暖锅宴等地道天然、营养丰富的养生食品和庄浪苹果、粉条、中药饮片、贡禾果醋等药食同源的健康养生产品,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以及“医疗养老、康养旅游”等多业态联动,打响文旅康养品牌。
在《方案》的支持下,当地的中医药相关产业正迎来更好的发展:庄浪县的绿色道地药材种植(如大黄、独活)可进一步获得政策扶持,提升品牌附加值;《方案》鼓励发展民宿经济、林下经济,庄浪县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康养度假基地及森林康养项目(如云崖寺景区)可借助政策扩大规模,完善配套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庄浪县通过中药材种植和文旅产业带动农户就业,《方案》中“强化产业联农带农”的政策有望进一步支持其产业链延伸,提升农民收入。
又例如安徽亳州文旅集团的华佗百草园,是集中医药观光、康体养生、休闲娱乐、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也是大型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已经引入30余家大健康企业,布局药膳餐饮、五禽戏非遗体验、中医药研学等项目,并开发了芍药园、鲁冰花网红打卡地等特色景观,形成“药文旅”融合模式。药食同源的产品不仅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在年轻人中也掀起热潮,例如“阿胶奶茶”的爆火。在《方案》的支持下,各年龄段人们的相关消费有望增加,对于华佗百草园发展药食同源也是利好。华佗百草园可依托亳州道地药材资源(如亳芍、亳菊),进一步开发药膳、药食同源饮品、零食、保健品等产品,吸引各年龄段的人前来消费,提升品牌竞争力。
《方案》提到,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这直接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使其更有经济能力参与康养、医疗旅游等消费,选择高端养老服务或旅居产品;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支持地方试点探索、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有利于优化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如北京天北街道改造闲置设施为老年助餐点,提升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间接促进康养产业的整体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不仅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还是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推动社区康养服务的综合化发展,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社区康养活动。
支持银发旅游,加上保障休息休假权益,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正引爆中年人到老年人的康养旅游、医疗旅游需求,有利于地方在政策推动下,将养老旅居与地方特色资源结合,再加上《方案》提到,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以云南为例,可打造“花卉+旅居养老”“菌子+旅居养老”等模式,在未来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方案》还鼓励发展入境消费,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扩大医疗领域开放试点,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优质生活性服务进口;聚焦商贸、物流、文旅等服务领域,分类制定提升服务品质政策,打造更多中国服务品牌。此举则有利于我国医疗旅游板块吸引更多外国人前来,提高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此前已经引进国际医疗标准的康养、医疗旅游企业,有望迎来更快发展,例如泰康之家此前就首创了“管家式医疗”“精准医疗”守护养老社区,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开通“全球医疗直通车”服务,未来或有更大发展。
《方案》提到,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并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品质电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智能穿戴、脑机接口、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家用医疗器械尤其是人工智能赋能的家用医疗器械企业,在《方案》落地后,正加速发展。家用医疗器械具备操作简便、体积小巧、易于携带等特点。优势在于价格相对亲民、品种丰富多样,并能提供专业的健康监测与评估服务,如通过智能设备分析身体指标(如体脂含量、血糖数据等),帮助用户实现居家健康管理。随着科技发展,家用医疗器械正从单一检测工具向智能化、数字化的健康管理平台升级。
近期在AI、机器人赋能方面取得良好进展的家用医疗器械企业有很多,例如鱼跃医疗以AI技术为支点,构建了呼吸健康、慢病管理等多场景解决方案。在糖尿病管理领域,通过CGM(连续血糖监测)和BGM(血糖仪)产品采集数据,结合AI智能分析,为患者精准制定控糖方案,形成了完善的健康管理闭环。三诺生物打造出先进的全院数字化糖尿病管理系统,形成了覆盖门诊初诊、住院治疗到居家康复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超过2000家医疗机构部署成功。《方案》促进“人工智能+消费”,这些企业的客源有望持续增加,相应的患者数据也会增加,这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另外,《方案》提到,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2025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保障重点群体基本生活等。提高养老金和医保补助标准可以直接增加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低收入群体等重点保障对象)的可支配收入,增强了其购买家用医疗器械的经济能力。
例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提高,使老年群体更有能力购置健康监测设备或康复器材;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的提高也可能降低居民医疗负担,间接促进对居家健康管理的投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进以及老龄化加剧,也可能使得家庭护理需求上升,政策支持下,家庭可能更倾向于购置护理床、助行器、按摩仪等设备,以满足居家养老和康复需求。
健康监测设备,例如智能手环、血压计,康复与护理设备例如按摩仪、理疗仪;慢性病管理设备,例如制氧机、雾化器;特别是AI赋能的相关设备,例如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作为行业首款搭载医疗大模型的AI血压计,引领家用医疗器械从单一检测工具进化为全周期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由于应用场景符合家庭定位,并且用户群体广大,再加上《方案》支持,有望迎来一波利好。
《方案》提到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保障重点群体基本生活;强化消费品牌引领,聚焦商贸、物流、文旅等服务领域,分类制定提升服务品质政策,打造更多中国服务品牌;健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标准体系,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行更高效的消费维权方式;有序减少消费限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强化信贷支持等诸多方面,由于涉及不同行业多方面的支持,不仅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增加,医药、康养及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也正在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