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1500万失智老人刚需显现,认知症照护服务市场迎来新机遇
来源: | 作者:王心宇 和君咨询康养事业部 | 发布时间: 2025-07-02 | 16 次浏览 | 分享到:


认知症患者规模达1500万,照护需求大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我国60岁以上认知症患者约1500万,在痴呆患者中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约占65%,剩余患者为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认知症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行业发展现状:专业的认知症照护机构不足且收费较高

由于认知症照料专业度高、照料时间长,家庭成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照护人手,居家照料较为困难,较优的选择是将患者送往具备专业照护能力的养老机构。

但目前认知症照护服务供给缺口较大,一方面是现有养老机构中失智床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认知症床位建设成本高、照护成本高、照护难度大。比如广州市养老机构一张认知症照护床位的建设成本在15万元到20万元之间。此外,机构也需要聘请更多养老护理员进行照护,普通老人护工配比为1:8,即1名护工照顾8名老人,失智老人护工配比则为1:3。绝大部分为综合养老院中的认知症专区,独立运营机构不足20%,养老院认知症床位较少,所以多地出现老人排队等候时间较长情况。

由于较高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养老院认知症费用也较高。在一线城市中,中高端养老机构的认知症老人护理专区每月综合费用在1万至3万元;在二线城市,普惠型养老机构的失智老人护理费用通常为每月5000元左右。整体上,失智老人的护理费用比普通失能老人高20%至30%。



政策支持:多维度支持认知症防治

国家出台多项顶层规划,指导认知症防治。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旨在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提高预防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老年痴呆预防意识。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并明确了科普宣教、评估筛查、预防干预等重点任务。2021年4月,为从源头上减少老年人失能或失智的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发布了《关于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包括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在内的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将对全国各省的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进行指导和评估,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在居住环境方面,2024年《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指南》要求,2025年前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示范项目。

为减轻支付压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已覆盖49个城市,成都等8个城市将失智人员纳入保障。此外,北京、上海等地也对认知症床位建设和运营给予相应补贴,降低机构运营压力,进而降低患者支付压力。



行业痛点与破局路径

痛点1:支付能力与成本矛盾,患者家庭难以承担专业机构费用,普惠型服务供给不足,机构端单床建设成本高,专业设备投入大,人员成本高。

痛点2:人才结构性短缺,以上海为例,上海认知症床位1.2万张,专业护工仅2000人,需1人服务6床,而国际标准为1:3。另外,工作工作强度大且月薪普遍只有几千元也导致难以招到服务人员。

破局路径:

①支付模式创新,参考日本介护保险,设计“保险+照护”产品,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将认知症纳入保障,解决支付端难题。

②政府补贴支持,一方面对低收入群体发放养老服务补贴,一方面对养老机构发放建设和运营补贴。

③推广应用智能设备和智慧系统,提升照护质量、减轻护理人员压力、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照护成本。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