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中国乃至全球的动力电池市场依然维持着竞争激烈、“低价格战”及出口难等态势,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频频亮出“肌肉”,彰显出“宁王”实力。12月18日,在2024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生态大会上,董事长、CEO曾毓群表示,到2030年,在电车补能模式上,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另外,宁德时代未来所有电池新技术都将应用于巧克力换电车型。12月24日,宁德时代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磐石底盘正式发布,其最大特点是结构化创新,即电池到底盘一体化设计,将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结构中,优先搞起了汽车产业的“预制菜”。12月26日,宁德时代公告称将赴港二次上市。有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计划筹资至少50亿美金。如果港股二次上市成功,这将成为四年来港股市场最大的IPO。此外,“飘洋过海觅机遇”是很多动力电池企业寻找新增长极的重要策略之一,宁德时代也不例外。12月10日,公司公告称,与荷兰著名车企Stellantis在西班牙将合资建设一座大型磷酸铁锂电池工厂,投资金额约合人民币300亿元。至此,宁德时代在欧洲的投资已经超过800亿元大关。
宁德时代为何接连出招,背后的逻辑都有哪些?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尽管过往业绩引人注目,但是外界环境瞬息万变,“宁王”的危机意识从未减弱。
在主要财务指标中,2019年至2023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产品矩阵持续丰富且下游需求持续旺盛,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4009.17亿元,同比增长22.01%;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达到2590.45亿元,同比增长12.10%;从净利润方面来看,2023年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441.21亿元,同比增加43.58%;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60.01亿元,同比增长15.60%。整体来看,市场“内卷”加速下,公司迎难而上,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成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下行,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图1:宁德时代2019至2024年Q1-Q3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走势图(单位:亿元)
出海方面,宁德时代前10月份全球市占率为26.40%,LG新能源紧随其后,尽管海外市场宁德时代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欧盟《新电池法》的颁布、美国新政府成立以及韩日企业“海外发力”等,为宁德时代海外拓张提出新挑战。
图2:2024年1-10月海外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企业(单位:Gwh)
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自2023年起愈演愈烈,整车制造商如何“降本增效”几乎成为了首要大事。遥想之前“供不应求”的黄金时期,宁德时代能凭借强大的议价能力抵御整车制造商的各类压力。但是,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宁德时代属实感到“高处不胜寒”,已经成为其他企业觊觎的目标。
一方面,整车制造商逐步重视自主研发、战略投资或收并购,欲求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提升垂直整合能力。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产能陆续饱和后,二三线电池企业产能也逐渐投产。随着下游整车制造商不断夯实产业垂直一体化,对电池“供应商”选择更加收紧,宁德时代的压力愈加提升。尤其是刚实现1000万市场销量不久的比亚迪,以“自产自销”的模式实现了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及市场增长。其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成功引领行业从追求能量密度转向更注重成本的方向。
与此同时,“蔚小理”及其他老牌车企也纷纷开展电池研发设计,致力于将动力电池引入自身供应链体系中,这导致宁德时代与车企的“深度绑定”模式变得愈加不稳定。
自古至今,如何“守城”始终是个难题。宁德时代此时进行香港上市、全球布局、换电站和磐石地盘发布可谓是有利“法宝”。
首先,冲击香港上市。亟需筹资50亿美金对于宁德时代可谓是“小事一桩”,从2024年第三年报中,可以看出,其现金及可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接近3000亿人民币。即便扣除流动性负债,宁德时代依然能够轻松地拿出近2000亿人民币的现金。从分红角度来看,宁德时代坚持以投资者为本,重视投资者回报,自2018年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进行了7次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到311.65亿元人民币。其次,持续海外布局。宁德时代与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在西班牙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投资金额为40.38亿欧元,致力于Stellantis提升电动汽车生产能力和实现电气化战略落地。新建工厂产能将达到50Gwh,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再次,新建换电块。公司成功研制并投产巧克力换电块,如果车企的车型向新增换电功能,将无需承担电池开发验证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关于换电网络建设,宁德时代在2025年将建设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并计划进军港澳市场中期目标是建设10000座换电站,最终目标则定为30000至40000座。最后,底盘“新玩法”。临近圣诞之时,公司端出一道新“预制菜”,即一体化智能底盘-磐石底盘,采用CTC(Cell to Chassis)电池到底盘一体化技术,将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结构中,实现了底盘刚性增强、空间利用率提升、底盘重量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具体为主流碰撞测试标准要求的碰撞速度为56km/h,而磐石底盘挑战了120km/h中心柱碰撞这一极限场景,安全性能达到新高度。冲击港交所、海外市场布局、换电站投资建立、磐石地盘发布等一系列操作,都是宁德时代面对二三线电池制造商试图弯道超车的防守型战略措施,以巩固自身在动力电池领域龙头地位。
外部市场始终是残酷的,企业唯有提升自身“内力”,探索新增量空间,不断夯实竞争壁垒,构建差异化优势等,才能坐稳冠军宝座。
和君咨询新能源事业二部深耕中国新能源行业十余年,为新能源企业提供“研究+咨询+培训+资本”立体化服务,已累计服务新能源企业上百家。现推出《2024年度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五本合集),全面回顾行业发展态势,深度剖析产业链竞争格局,聚焦新能源上市公司研究,总结行业发展问题,预判行业发展趋势,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报告,希望我们的研究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