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江苏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3年)
来源: | 作者:和君 | 发布时间: 2023-07-25 | 1789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截至2023年4月30日,江苏省A股上市公司有659家,位居全国第三;总市值66,926.37亿元,位居全国第五。江苏省GDP占全国GDP的比例为10.15%,是中国经济第二大省,A股上市公司数量占A股总数12.76%,A股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总市值6.54%。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是江苏经济的根基。上市公司数量、市值、营收等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93家、市值第四6,562.37亿、营收第四2,438.41亿)、电子(77家、市值第三7,904.03亿、营收2,697.63亿)、基础化工(67家、市值第五3,937.53亿、营收第六2,082,69亿)、电力设备(67家、市值第二8,603.00亿、营收第一3,679.47亿)、医药生物(52家、市值第一8,991.72亿、营收第七1,893.52亿),这五大行业皆为标准制造业企业,汽车、计算机、国防军工、轻工制造等行业亦在江苏省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江苏已形成完备工业制造体系,已形成包括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物联网产业集群、高端纺织产业集群、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核心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等一系列国家级产业集群。

江苏省上市公司布局极为广泛,聚焦不同的细分领域,缺乏系统整合性行业龙头,总体上缺乏产业链龙头公司和盟主型的领袖级企业,因此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的拉动力、感召力、凝聚力和掌控力不强。江苏市值最大的企业不过3100亿上下,超过1000市值的企业只有7家,100亿以下市值企业达到505家,345家企业市值50亿以下,市值较大的企业也更多聚焦在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银行和非银金融等领域,很难形成大的产业链整合,也很难形成超大市值企业。从企业经营来说,江苏有众多细分领域的优秀企业;从市值管理来说,江苏上市公司“强而不大”,用“超级散装”的方式奠基了一个制造业大省的经济地位。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的深入发展,江苏省将发挥更为重要而关键的角色。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对江苏省科技发展和核心技术攻关提出了战略规划,在未来十余年,江苏省核心科技和产业整合将迎来新的机遇,未来将有望继续孵化出一大批聚焦细分科技领域的优势企业,在市值上进一步提升。
由于缺乏行业龙头效应和领先优势,打造产业链龙头公司和盟主型的领袖级企业,是江苏打造经济强省的必要选择。要实现经常说的“争资争项”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战略思维上就二条:一是产业链整合上布大局、下大棋;二是金融资本市场运作上大手笔、大作为。

报告的五大看点


1、运用和君咨询“HJ-18”分析框架,对上市公司总体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效应评估。

2、注重上市公司与省域经济关联性分析,从产业结构解读一省的经济现状和未来。对江苏省上市公司的发展分析和数据解读时,特别关注它们蕴含的省域经济意义。

3、择取“1+6”横向分析的视角,从区域一体化的更宏观视角解读江苏经济发展的产业协同区位优势。

4、明确给出了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资本运作的16个维度,对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开展资本市场运作,提供了系统化分析视角。

5、以“产业为本、金融为器”为基本理念,以“上市公司—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资本市场”四者的两两互动和交叉传导关系为隐含分析逻辑,对江苏省上市公司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解读,挖掘上市公司状况和数据背后的产业意义、金融意义和省域经济意义。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领取报告电子版。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