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努力。”管理大师德鲁克从来不吝于强调合适的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产品的竞争、商业模式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业务与战略发展的基石。
那么,园区行业在人才招聘与培养方面都有哪些现象和趋势值得关注?01
“开发强、运营弱”成为园区业务发展普遍现象,行业缺乏成熟的招商人才、运营人才
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人才招聘有较为广泛的招聘渠道,对人才的要求较为明确,各大高等院校往往都有能够与之匹配的专业。相比而言,产业园区行业由于业务类型跨度较大,在人才招聘方面往往有较大的“难度”。同时,园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需求也是不同的。在园区的开发建设阶段,更多需要开发、工程相关专业的人才;园区建设完工后,就要进入运营服务阶段,对招商类、运营服务类的人才需求就会增加。目前,国内大多数园区企业存在“开发强、运营弱”的问题,园区开发类的人才相对而言招聘起来较为容易,因为园区开发与房地产开发的业务逻辑基本一致,房地产行业可以给园区开发业务提供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同时各大高等院校也开设有成熟的规划、设计、工程等专业。但是,园区招商、运营类的人才却非常稀缺,一方面在于园区招商运营与房地产销售、商业地产运营的业务逻辑存在明显差别,缺少可直接复制的实践操盘经验;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鲜少设置与园区招商、运营等岗位完全匹配的专业。近几年成熟的招商、专业的运营人才也是各家公司争抢的“香饽饽”,未来产业园区将进入“运营为王”的时代,园区运营服务的重要性将继续提升,从园区开发商向运营服务商、产业投资商转型的趋势加速,园区企业需要提前储备或培养招商、运营人才,从而顺利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02
越来越多园区上市公司关注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培养,主动开展前瞻性的人才储备
与大多数行业一样,园区公司的人才招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渠道,一种是外部引进,一种是内部培养。新进入园区的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快速组建起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但产业园区又是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可以直接引入使用的人才相对较少,匹配成功率并不高,因此内部培养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从各大园区上市公司关于人才招聘的相关信息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园区上市公司重视起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主动开展前瞻性的人才储备工作,从“零”开始培养建立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例如招商蛇口的“新航程”计划、中电光谷的“光谷之星”计划等。这种内部人才培养也是诸多大型央企、国企最为青睐的方式,相较于社会招聘人才,一张“白纸”的应届生能够更好地深入园区各项业务一线,更加容易贴合企业的文化,未来也能够成为企业发展强有力的后备力量。03
多家园区上市公司正在建立或完善分层分级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的需求设计内容
诸如华为、腾讯、中粮、万科等各大行业的头部企业,一般都有一套完善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在管理队伍上,通常都有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或继任者计划,通过企业内部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保障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也能更好地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当然,由于产业园区行业是一个较为新兴的行业,园区上市公司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依然是在摸索中前行。但从园区上市公司年报中关于培训计划的说明可以看出,园区上市公司的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在于建立分层分级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对象一般包括应届毕业生、专业技术员工、干部后备人才、各级管理干部等,具体培养内容则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的需求特点来设计。04
部分头部园区企业正在探索成立企业大学、培养内训师团队
根据园区上市公司公布的培训相关信息来看,课程培训依然是园区企业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方式,主要包括业务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等积累。同时,一些园区上市公司正在尝试建立企业大学,希望形成更具有战略性、主动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上海临港集团在2017年3月21日成立了临港创新管理学院,是产业园区的产学研平台,是中国开发区的行业性培训机构。目前学院有三大功能平台:临港集团企业大学(上海临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临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中国开发区协会培训中心(上海凯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临港集团企业大学是员工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的加油站;是锻炼队伍、培养骨干的孵化器;是临港发展经验和企业文化传承的主战场;是交流经验、研讨思想、激发智慧的重要阵地。相对于传统的内外部培训而言,建立企业大学无疑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平台和资源,也更容易“孵化”一支内训师团队。毕竟园区业务工作并不只靠依靠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沉淀。临港集团企业大学在建立的过程中同样也碰到了课程开发的挑战,师资队伍一开始也是近乎空白,经过几年的努力,临港集团相继成立了各个专业条件的讲师团队,比如内部的长江讲师团、高级主管讲师团、资深顾问团、青年讲师团等;外部的客座教授团队和兼职研究员团队。对于产业园区行业而言,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不论是园区开发、招商运营工作的落地实施,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升级,都需要依靠人才来完成。打造一支具有行业前瞻视野和专业化素质的团队,将成为园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