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国有企业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进入到中期评估和调整阶段。与制定“十四五”规划时相比,国有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本系列文章将从国企改革、资本、经济、市场、科技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为国企平台“十四五”中期评估和调整提供参考建议。本文为系列文章之二:适应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六个建议。
上市退市数量均创新高、全面注册制落地、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等举措和效果显现,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成为国企平台“十四五”中期评估的重要变量,建议国企平台可围绕本文六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修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1、上市、退市数量均创新高。2022年末我国 A 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 5000家达到5067家,当年 IPO发行量428家,发行量和发行金额在全球排名前列,其中主板以外的 IPO家数占总量83%,募资金额占总量76%。2022年全年退市公司数量达50家,两年来退市公司数量已占过去30年来退市公司数量的40%;从结构看,2022年50家退市公司中被强制退市的达42家,且多为经营恶化所致,监管力度明显提升。
2、全面注册制落地。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相关制度规则,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2023年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交易,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3、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2022年下半年,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提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2022年11月21日,易会满表示,需要对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重点任务深入系统思考。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证监会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提升估值定价科学性有效性。
这是我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发挥金融功能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意味着要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强化对产业升级、创业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意味着资本市场要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公司的不同的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
1、有力畅通了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资本市场建立了与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无缝衔接的价值发现和筛选机制,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融资服务,积极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带动了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2、构建起服务不同对象的多层次市场市场体系。沪深主板更加突出“大盘蓝筹”的特色,科创板坚守“硬科技”的特色,创业板继续保持“三创四新”的特点,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于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同时,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在整个资本市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各板块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市场包容性、适应性和覆盖面大幅提高。3、提高了直接融资效率。平均来看,科创板的IPO流程耗时远少于上交所主板,而创业板在2020年试点注册制后,IPO耗时大幅缩短。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将得到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更为畅通,上市门槛降低,上市进程加快,资本市场更具活力。4、更好服务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功能将得到更好发挥,更多处于“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将借助资本市场成长壮大,更多社会资本将积极参与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未来。通过市场化判断引导资金流向更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后续将会有更多优秀的“新经济”公司得到资金支持,新经济产业发展或将更加顺畅。5、壳资源价值下降。注册制前,IPO 企业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能上市,以往通过“借壳上市”弯道超车,加速上市的企业较为常见,即便是基本面较差的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卖壳”实现巨额收益。但注册制下,上市效率明显增加,未来壳资源价值将逐步消失,劣质企业将面临加速淘汰退市的局面。6、估值分化更为显著。在股票供给增加的背景下,估值中枢存在下行压力,但市场愿意给予优质股票更高估值水平,但基本面欠佳的公司获得过高定价水平的难度则会加大,马太效应将更趋明显。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更多源于业绩而非“壳价值”,公司市值将与其基本面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资金或持续向龙头公司或优质标的倾斜,基本面欠佳、成交额相对较小的公司或面临加速出清。7、国企价值或将重估。当前A股市场呈现出结构性估值不均衡,尤其是部分国有上市企业估值长期偏低,与其基本面形成反差。随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逐步完善,未来部分国企估值或得到投资者的重新审视,长期估值中枢有望抬升。
1、着力构建适应直接融资趋势的资本平台,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畅通融资体系;
2、加强储备上市资源,孵化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优质项目对接资本市场;3、“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好的基本面推动市值增长;4、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5、强化股权投资能力,重点布局面向科技创新的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本收益;6、慎重收购既无产业价值也无赋能基础的“壳上市公司”,避免国资资产流失风险。常明咨询:为和君集团成员企业,聚焦于为国企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解决方案、赋能培训和常年顾问等服务,客户涵盖20余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完成咨询项目超过100个。
业务领域:结合地方平台公司发展需要,常明提供7大项、20余小项针对性高、落地性强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