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把商场变成“立体杂志”?从运营视角看商业空间进化趋势
来源: | 作者: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侯博宇,在第22届中国百货零售业年会暨商业创新峰会2025商业美陈设计论坛上做《从运营视角看商业空间进化趋势》主题演讲 | 发布时间: 2025-05-15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从平面到立体:商业空间思维的革命性转变

在商业零售领域,传统的平面思维长期主导着商业空间规划。以零售门店为例,常见的楼层或品类分区,从管理便利性出发,将卖场进行平面划分。但消费者进入卖场时,他们感知的并非一个个孤立的平面区域,而是一个完整的空间。这种思维差异使得传统商业体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存在偏差,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下,商业环境瞬息万变,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传统商业空间思维的局限性愈发凸显,转型迫在眉睫。

图片

2

三大空间理论:重新定义商业价值

和君咨询商业零售事业部从消费者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将商业空间归纳为 “三大空间”,即:时尚度空间、社交空间和便利空间。

  • 时尚度空间:聚焦美与健康,奢侈品、头部化妆品、潮流品牌等是其典型业态,通过品牌组合让消费者感受到美的价值,满足其对品质生活和时尚追求的需求。
  • 社交空间:以传递快乐为核心,头部导流餐饮、电影院等业态是关键组成。
  • 便利空间:作为家和办公室的外延,超市、工作生活高频次品牌业态等为周边消费者提供利,还能给予他们治愈感。

实现“三大空间”,品牌业态组合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同空间有着独特的品牌业态组合逻辑。精准把握这些逻辑,能优化商业空间布局,提升消费者体验,进而增强商业体的竞争力。
图片

3

商业空间进化路径:从单一到三位一体

当前,许多传统商业体面临困境,如:部分传统百货时尚度空间一家独大,缺乏餐饮和便利业态;一些购物中心生活社交空间突出,但时尚度空间和便利空间发展滞后。这种单一空间结构,导致商业体业绩下滑、客流不足。

商业体空间的进化方向应是从单一空间向多空间复合发展。初期实现“双轮驱动”,通过补足薄弱空间,形成两个空间相互促进的格局,最终达成“三足鼎立”的理想商业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商业还需注重空间的编辑,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灵活调整空间布局与内容。

以日本北海道札幌梅尤克商业的创新实践为例,其突破建筑局限和行业难题,打造的AOAO水族馆项目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成功破解了高楼层商业的引流难题。

图片

4

运营新视角:打造“立体杂志”式商业空间

从运营角度看,商业空间可类比为“立体杂志”。硬件改造是杂志的外壳,而内部场景与内容则是杂志的核心。商业体应致力于为消费者呈现一本内容丰富、常看常新的“立体杂志”,每个空间所展现的生活方式都是杂志的一个专栏。如:有些商业利用过街天桥连接不同区域的特点,将其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在节庆节点呈现精美场景,后期还吸引品牌方赞助,实现了卖场导流和引流;有些商业尽管经营面积有限,但保留可编辑区域,设置多个pop up 区域,举办快闪店,不断更新内容,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还有些商业通过更新主题,传递治愈价值,让消费者在城市中感受自然之美。

这些案例表明,持续更新场景与内容,能为消费者提供除购物之外的更多价值,增强商业空间的生命力。

在零售变革的浪潮中,商业空间的进化不仅是硬件改造,更是思维与运营模式的升级。零售企业应把握从运营视角出发的空间进化趋势,借鉴成功经验,推动企业变革,在新的商业格局中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