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男性医美需求增速反超女性!植发+抗衰成下一个百亿赛道
来源: | 作者:史天一 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 | 发布时间: 2025-06-25 | 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中国医美行业在政策规范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特征,不同细分板块之间差异明显。了解行业现状,把握核心驱动因素,选择有潜力的细分板块,对于医美相关产业投资很有必要,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





核心驱动因素


当前,中国医美行业有三大核心驱动因素,左右着医美行业的未来方向。

01

技术革新

目前,传统的医美手术刀正被能量仪器取代。例如HIFU(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超声波精准加热皮下组织刺激胶原再生,单次治疗即可实现面部提升,且恢复期只有传统拉皮手术的3%;再生材料(PLLA、PCL等)凭借其独特的生物活性与长效性,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智能诊疗系统也在不断升级,AI术前模拟系统将手术方案设计效率提升70%。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4年技术研发投入占行业总营收的6.2%,较五年前提高3.8%。

02

合规化进程

合规化进程加速是中国医美行业的大趋势。例如,2024年实施的《医疗美容电子病历管理规范》要求诊疗数据全程上链存证,促进行业建立数字化合规体系;美维口腔开发的“医美云”系统实现药品器械扫码验真,使假货投诉量下降76%。中型机构年均合规成本增加280万元,但客单价同步提升20%。

03

消费升级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医美接受度普遍提高,医美行业发展迅速。95后、Z世代正成为医美主力消费群体,2024年“轻医美”(如玻尿酸注射、激光嫩肤)占比达68%,复购率达45%;个性化定制医美服务正成为行业新风尚,通过3D打印技术模拟术后效果、基因检测技术预测美容反应等,使美容方案更加贴合个人需求;而数字化、AI等技术赋能,也迎合了消费者对消费升级的需求,医美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细分板块表现解析

中国医美行业在2025年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再生医美注射、非手术轻医美、男性医美三大细分领域快速增长,而传统手术类项目与低端玻尿酸、肉毒素市场则面临下滑压力。这一趋势的形成,既受技术革新与消费升级驱动,也与政策监管和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密切相关。

01

再生医美注射

再生医美注射板块目前处于快速增长期,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技术迭代加速,以聚左旋乳酸(PLLA)、聚己内酯(PCL)为核心成分的微球再生类产品逐渐成为主流;

二是品类百花齐放,除原有品类的增加之外,相比过去5年只有重组胶原、PCL和PLLA两款再生材料获批,且在此之前行业基本围绕玻尿酸去做拓展,2025年开年就有新品类出现——琼脂糖、羟基磷灰石,以及正排队等“首证”的其他新材料,如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丝素蛋白等。未来或将有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获批,品类可能更加多样化,消费者将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市场可能也不再只被几家上游龙头公司垄断;

三是政策监管趋严,例如羟基磷灰石作为再生领域的潜力材料,在国内医美市场的应用由来已久,此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用于面部填充的羟基磷灰石产品,都依赖骨科或牙科适应症进入市场,但深圳、北京等地于2025年1月启动专项检查,严查医美材料超适应症使用;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也呼吁建立“注射材料白名单”,加上相关产品近期接连获批,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化发展。

02

轻医美

轻医美是介于手术整形与生活美容之间的专业医疗美容方式,凭借其无创或微创的特性,以及操作便捷、恢复快、安全性高、单次价格低等优势,正在逐步替代单次投入较高、手术风险较大、创面恢复期较长的传统医美手术,成为医疗美容的主流方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艾瑞咨询《2024中国医美消费趋势报告》显示,78.6%的求美者已经将“安全无创”作为首要考量。同时,《2024年度轻医美消费趋势白皮书》公布数据显示,轻医美发展迅速,早在2022年就已贡献整体医美市场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规模达52%,超过“重医美”市场份额。

当前,年轻群体是医美消费主力军,他们对医美的关注点正在从解决问题向提前预防延伸,在现有轻医美产品中,针剂类和光电射频类产品是吸引此类人群的主力项目。

从消费需求来看,“抗衰紧致”功能是大多数轻医美意向消费者主要需求,同时,“牙齿矫正”“面部充盈”“美白”等项目的需求度也较高。另外,技术革新重构了医美的消费属性,传统医美长周期的消费决策与恢复周期,迅速被“午休美容”“即刻社交”的轻量化服务取代。

同时,消费者对“美”的认知也在逐渐改变。一方面,“素颜”审美逐渐深入人心,不断对“轻医美日常化”观点进行强化;另一方面,通过“重医美”塑造的“网红脸”已不再符合大众的审美感官,“气质感”“高级感”“氛围感”等名词涌现,反映美的日常化及去医疗化趋势,这些因素都推动了轻医美的快速发展。

03

男性医美

根据德勤发布的报告,男性医美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超过20%。《中国医美行业2024年度洞悉报告》显示,2023年男性在医美消费上的支出同比增加了27%;接受调研的43%男性计划在2024年增加在医美上的消费,而女性则只有29%。

尽管女性仍然是医美市场的主流,但男性的需求增速更快,不断上涨的需求背后,不仅反映了社会对男性美的追求正在逐步改变,同时也标志着医美行业的又一个细分市场逐步崛起。男性医美需求正在呈现多元化趋势,深受男性青睐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毛发类、抗衰类项目,隆鼻和双眼皮手术也较为常见。另外,能够帮助男性打造胸肌、腹肌等理想体型的抽脂塑形手术,也逐渐成为趋势,这背后是职场、婚恋等多重压力所驱动,颜值已经被视为一种竞争力,带动了男性医美的增长。

另外,医美技术的进步也为男性医美市场的爆发提供了重要支撑。“午餐美容”概念的兴起,让男性可以在午休时间完成一次无创美容,如Fotona 4D焕肤、黄金微针等项目。从需求端看,男性群体对植发、纹眉、祛眼袋、眼部调整等医美项目更为青睐,其中以植发为代表的的单一大赛道,刚需且市场容量大;二是以纹眉、祛眼袋等为代表的组合式业务,主要容纳在医美服务机构的整体布局中,目前一些业务也正在单独剥离,有可能成为新的单一大赛道。

04

传统医美手术

近几年,传统医美手术市场份额持续受到挤压,例如,玻尿酸几乎是医美填充领域的绝对霸主,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消费者的认知度,玻尿酸都曾占据着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新型填充材料的不断涌现,行业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摩熵咨询数据显示,随着医美新材料如PLA、PCL再生材料的涌现,玻尿酸的市场份额正受到挤压,占比已从2021年的42%跌至2024年的36%。

传统医美手术热度下降是消费趋势、技术迭代、社会观念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传统医美手术风险与恢复期的高门槛、社会审美潮流变化,转向“自然化、轻量化”、轻医美技术迭代挤压市场空间、政策监管与消费理性化双重作用下,传统医美手术未来市场份额可能继续受到挤压


医美投资三大“靓”点

在消费升级与技术革新的双重推动下,医美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01

技术驱动型机会

建议优先布局再生材料(PLLA、PCL等)及能量设备领域,关注具备核心专利与合规资质的企业,同时重视AI技术在诊断、方案设计及材料研发中的应用,抢占“精准抗衰”技术高地。

02

消费升级细分赛道

建议把握轻医美日常化(光电、注射类高频项目)与男性医美爆发机遇,前者针对Z世代“午休美容”需求布局标准化服务,后者聚焦植发、轮廓塑形等刚需项目,开发“即时修复”类产品。

03

合规与长期壁垒构建

建议选择具备全流程合规能力(电子病历存证、器械验真系统)的机构,规避政策风险;前瞻布局修复医美与高端定制化服务(基因检测、3D模拟),同时关注技术输出型企业的国际化拓展。

医美行业投资的底层逻辑在于:唯有把握了社会审美潮流变化,以技术创新与合规运营为核心的企业,才具有较高的投资潜力,才能在行业分化中实现穿越周期增长。

本文首发于《医药经济报》,原标题《打卡2025医美赛道风景线

免责声明: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和君咨询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