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余年,建筑业数字化离不开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创新。第一是BIM应用点同质化。具体表现在BIM大赛层面,几乎每个工程的BIM应用点都大同小异,基本上很难再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点。第二是BIM协同路径的困惑。典型的路径都在提“一模到底”,但现实依旧是自建自用,没有办法分享BIM模型。背后原因不一,比如对“一模到底”的理解没有形成概念性的共识,还有对BIM数据和创新成果归属权的担忧。第三是BIM未来走向的焦虑。随着外部互联网企业、制造业巨头入局建筑业,所带来的思维与技术,不断冲击着建筑业原有的体系。其中,一部分人提到“过去几年,业内高估了BIM,低估了AI的作用”,不少人也在讨论未来是不是“去BIM化”、“脱BIM化”发展,但是该如何做非常需要一些外部的视角,至今还不清楚。近期,和君咨询建筑事业部副总经理、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都阳,接受36氪数字时氪采访,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都知道,在生产汽车的流水线上,其操作的精度已经达到了毫秒级。而在生产房子的项目部里,仍以天为单位来安排生产计划已属极限。未来到底能否实现像造汽车一样去造房子的愿景,其核心就是BIM技术。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前景广阔,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历经了10多年的发展,其应用场景还仅停留在项目展示,或者是碰撞检查、管线综合等单体项目的应用上。可以说BIM技术远未发挥其应有的潜力。关于这一点,我从三个角度分享一些观点。纵观历次工业革命,新老技术实现更替,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CAD技术完全取代纸质作图,在我国也无非才过了二三十年的时间。而BIM要远比CAD技术复杂得多,再花上几十年的时间也无可厚非。即使目前BIM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浮皮潦草也好、存在泡沫也罢,我们都需要给它多一点耐心。如果BIM技术的应用点仅仅是单体项目某些小节点的优化,其未来生长的空间将十分有限。尤其是BIM技术一定要与EPC模式深度融合,否则EPC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但受限于行业的历史因素,目前建筑行业的产业链各个环节是极度割裂的,建筑产品从规划、设计、生产、运营,各个环节本质上就是割裂的,发包方是割裂的,生产方是割裂的,甚至主管部门都是割裂的。各个环节的协同壁垒一直无法突破。协同壁垒如不突破,BIM技术的应用也就难以取得本质突破。而解决协同壁垒,只靠企业端是不行的,一定是要政府端和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协同发力。目前,CIM标准化体系尚未健全,行业对于CIM的认识处于逐步统一的阶段。同时,BIM模型在工程建设的“管理”和“运营”阶段的应用也尚处于探索状态。我们一定要站在终局视角去审视二者的融合问题,但二者的融合面临很多现实困难,有以下方面需要思考。一是底层技术企业要加强BIM国产化平台的建设,为CIM平台提供稳健的技术依托。二是BIM模型可以以智慧城市管理的具体治理场景为抓手,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领域,积极利用CIM平台数据价值,通过对接CIM平台,拓展CIM+应用。也就是我们要跳出建筑的建造场景来思考BIM的建模。三是CIM的兴起促进了BIM与GIS、IOT、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领域的结合,为BIM类企业开发CIM+应用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系统要开放,数据要共享,这才是未来BIM技术完全铺排展开后,该有的样子。
所以,关于BIM 技术的未来,这一点我们应该坚定信心。而其发展的进程,我们也需要多一点耐心。在完成最初的角力拉锯后,新兴技术突破传统势力的封锁,往往只需要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