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机:010-8410-8866(北京)  021-6316-6999(上海)   0755-8969-8520(深圳

业务咨询:400-093-2688

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避开哪些坑?
来源: | 作者:和君咨询建筑事业部 | 发布时间: 2024-06-10 | 65 次浏览 | 分享到:

企业的成长之路,也是在 “破” 和 “立” 之间的逡巡之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因为幸存者偏差的存在,我们往往把成功企业的成功当作理所当然,也会把它们的做法奉为圭臬真理。但一将功成万骨枯,大量企业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悄然陨落。其中固然有运气因素,但我们也不能罔顾主观选择的作用。因为成功的企业可能是做对了什么,但失败的企业一定是做错了什么。


本文将从底层规律的角度出发,谈一谈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避开哪些坑?

罔顾人性、人心失和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话题,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任何人都有善良的 “四心” 。而荀子则提出了 “性伪论” , “性” 即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后天学习的这个 “伪” 来调和。通过 “伪” ,来欺骗 “性” ,从而表达出善。从后世儒学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似乎是孟子的主张占据了主流。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阳明心学,都认为真理存在于人们的 “本性” 之中,我们需要通过修炼,使本性得以延展表达。所以中国人的底色是 “我们本应善良” ,因此十分规避直面人性中的恶。


但在西方的文化里,善和恶一直都是灵魂的两部分,无论是宗教还是哲学,讨论的都是如何存善去恶的话题。宗教主张通过善的生活方式,来压制灵魂深处的恶。如色诺芬尼认为,宗教的目的是净化,净化的目的则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救赎。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巨作《政治学》中,通篇分析的都是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引导城邦实现善的统治。无论是通过宗教修行还是制度设计,对象都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因此,西方文化中并不忌讳讨论人性中的恶。

我们再比对一下东西方文化关于人性的范式,就能发现二者的差异:东方文化认为人应该是善良高尚的,你作恶,是因为你的修行不够;西方文化认为人性中自然就存在恶的成分,因此我们才需要宗教和制度来约束。

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来讨论东西方的差异?因为我们企业用到的管理学理论,是西方的;而管理的对象,却是东方的人。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鸿沟,管理就必然会走向混乱。我们不能把人简单地分为好人与坏人,其实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天使与魔鬼同时存在。所以德鲁克才会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

企业的成长与变革,本质上是利益与权力的再分配,而人性中的魔鬼,天然就对利益与权力更加敏感。而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善意?其核心只有一点:能否通过制度设计与机制引导,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逻辑,有效切换成个体与自己的竞争。

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都不会陌生。管理者天然就有让下属竞争的喜好。因此,部门的两个员工即使关系再好,简单用 “捧一踩一” 的招式,用不了几次,这两个下属就会反目成仇。这种狼性竞争看似近年来很有市场,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嫉妒,会使人面目全非。

古往今来,狂者狷者已是少数,能超狂入圣之人更是寥寥无几,我们不能指望所有员工都是圣人。

个体与自己竞争,个体与个体合作,才是组织成长的原动力。过分强调种间竞争,大家的动作就会变形,不加以遏制,组织就会陷入低水平、无价值的内耗之中。

目标对立、关系失衡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先生说:管理学首先是关系学,组织变革的成功,首先要考虑的是关系。


的确,领导变革其实就是在处理一组组关系。改变组织里的一个元素,组织结构就会改变,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也会改变。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人员结构调整的情况:或是由于个体的掉队,跟不上企业的成长;或是因为企业目标的改变,需要对个体的关系进行大规模重构。

在这些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为了总体目标而牺牲个人目标的情况。因此,能否处理好与这些人的关系,就直接成为了变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处理好关系,要秉承 “先共情,后帮助” 的思路,即切实从员工角度出发,理解他的难处,了解他的需求,尽可能地给他提供帮助。

具体操作程序,有三个大原则可以参考:


对于需要清理掉的人员,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绝不手软

任何企业,都存在 “毒瘤” 式的员工,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种是低意愿、低能力的员工,俗称混日子。这类员工,看似存在感不高、人畜无害。但他们的存在,对其他员工是极大的不公平;第二类员工的行为方式、价值观与企业严重违背,即使业绩很好,但对于企业的破坏力也非常大。对于 “毒瘤” 式的员工,通常要通过组织变革的契机清除出去,不可手软,但过程中要合法合规,避免劳务纠纷。


对于爬坡阶段的员工,多从待遇角度出发

对于爬坡期的员工,通常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如果企业在变革的过程中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就需要考虑在经济角度给予补偿。如调岗后,采用保留工资的方式,即岗动薪不变。


对于元老级别的员工,多从荣誉角度出发

而元老级的员工,更在乎 “面子” 。如果对他们进行优化,必须尽可能保留他们的荣誉。通常可采用增设岗位的方式解决,比如一位老领导即使不担任要职,也可通过增设 “技术专家”、“XX委员会组长” 等岗位,让其为企业发挥余热的同时,享有荣誉。

急功近利、节奏失调

企业变革大师约翰·科特通过对 100 多家大型企业的变革研究后发现:在变革刚开始的时候,超过一半的企业就败下阵来,变革也随即不了了之。失败的原因无一例外,都败在了 “快” 上。


而另一位管理大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也发现:任何事件在执行的中后期,看起来都是会失败的。也就是即使组织变革度过了前期的艰难,中后期也通常是不乐观的。原因也无一例外,都败在了 “定力不足” 上。

“快” 和 “定力” ,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前期失败意味着准备不足,后期失败意味着后继乏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冲劲儿和后劲儿之间,找到平衡。

在上讲中,我们提到过组织变革要经历 “解冻、改变与固化” 的过程。解冻的过程,通常非常漫长。需要仔细推演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针对每种情况,都要有对应的预案。在变革实施之前,需要与每个核心人员深入交流,将矛盾前置,争取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在变革目标的设定上,需要 “兼顾” ,也需要 “妥协” 。兼顾可以兼顾的目标,妥协无法共存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组织变革其实是一场 “交易的艺术” 。

耐心酝酿之后,变革过程中也会面临重重阻力,这特别考验变革领导者的坚韧与定力。定力不体现在通过强迫、威压等手段来肃清变革中的阻力,而是始终围绕变革目标,解决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具体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切不可采用欺骗的手段,而是尽可能地释放诚意。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言:即使是僭主政体和寡头政体,用欺骗的手段来操纵民意,也都是愚蠢至极的。

企业成长需要避开三个坑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变革,是企业家的生存方式。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三个大坑。

首先是罔顾人性导致的人心失和。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过度竞争,而是要引导个体与个体之间合作,个体与自己竞争。

第二是个体与整体目标对立导致的关系失衡。当为了整体目标而不得不牺牲个人目标时,要秉承 “先共情,后帮助” 的思路,理解他的难处,了解他的需求。对于不同类型的员工,提供帮助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

最后是因为急功近利导致的节奏失调。在企业变革之前,要充分 “解冻” ,不可冲动盲目,提前做好各种预案。变革实施的过程中,要保持专注、释放诚意,用心解决各类具体问题。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