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各级国资上市公司都要开始考核市值管理了,我们需要在此刻审视一下,该如何设置考核指标?曾经有一些上市公司很重视市值管理,在考核市值的时候,设置指标是以一年的市值增长水平作为考核的依据,比如全年市值增长10%。如此设置考核指标效果如何?肯定不会好,并会让被考核的高管感到不够合理。为什么?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即便业绩全年稳定增长超过10%,也不能保证市值稳定增长10%,可能市值增长了50%,也可能市值下跌了20%,无法准确预判。因为上市公司市值的增长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以当下的资本市场来看,大部分公司无论业绩如何,资本市场表现都是差强人意的。
基于和君的咨询实践,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市值考核指标,至少可以考虑三种层面的指标与两种类型的指标结合来做考核指标的设计。
设计市值管理考核指标,首先要明白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市值。与考核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但就一般合理考核的需求而言,可以关注三种范畴的指标:
第一种是宏观方面的指标,体现公司市值在大环境下的相对表现。宏观方面的影响企业自身无法控制,这完全属于公司外部因素,比如宏观经济走势、利率水平、经济政策。但上市公司在宏观方面的资本市场表现,可以体现在上市公司整体指标上,比如上证指数、沪深综合指数。第二种是行业方面的指标,体现上市公司在行业内的相对表现。行业形势对企业经营有直接的影响,属于与公司直接相关的外部因素。不同企业把握行业趋势与机会的能力不一样,企业的表现可能优于行业,也可能劣于行业水平。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同行上市公司的综合市值变化,来衡量行业内公司的市值水平变化。第三种是自身方面的指标,体现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水平。这是与公司内部经营密切相关的因素,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资产效率等经营状况。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关键的财务指标与业绩指标,与自身绝对化地做出考核比较。
除了以上三种考核需要考虑的影响方面外,还需要理解“相对考核指标”与“绝对考核指标”的使用。
一般而言,企业设置的公司级考核指标都是绝对考核指标,比如销售额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但对于按照绝对指标考核不可控的情况,设置“相对考核指标”可与之互补。相对考核指标意味着考核指标不是与自己比,而是与其他对象比,就是相对于其他对象自己的表现如何。宏观方面,比较上市公司自身的表现与大盘综合指数,是领先还是落后。行业方面,比较上市公司市值与同行代表公司的平均水平,是领先还是落后。比如,周期性行业公司的发展好坏,就必须与同行代表性公司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才能看出在市场行情好的年份,公司利润猛增是来自于外部的市场机遇,还是自身良好经营的结果。
上市公司的市值主要与资本市场表现和自身经营水平相关。考核上市公司的市值需要考虑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环境对市值的影响,不能绝对化地与以往的市值作比较考核。同时,市值的增长,本质上是公司价值的增长,是公司经营水平的市值化反映,考核的根本仍然是自身经营水平,这也是市值管理考核的重点方面。
基于以上,我们可以设置三类考核指标用于市值管理的考核:第一类是宏观考核指标,属于相对考核指标,体现在既定宏观环境下上市公司应当取得的市值进步。该指标以上市公司市值增长幅度与大盘指数的差额为数据依据,比如指标设置为年度市值增长高于大盘指数5%。第二类是行业考核指标,属于相对考核指标,体现上市公司在既定行业环境下应当取得的进步。该指标以上市公司市值增长幅度与同行业增速的差额为数据依据,比如指标设置为年度市值增长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15%。第三类是自身经营水平指标,属于绝对考核指标,体现上市公司在提升内在价值方面取得的进步。可以从五个角度考核,包括发展前景、行业竞争力、业务与财务状况、公司治理与管理团队、发展战略;并从其中找出考核的指标,比如要求投入资产报酬率(ROIC)达到15%,净利润增长率达到20%。好的上市公司市值考核,可以引导公司在关注市值表现的同时,更关注公司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以及为投资人带来更佳的回报。对于国资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管理考核不但是国资委关注的考核项目,其本身对于引导上市公司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作用也值得充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