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中关村科服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来源: | 作者:许智彦 和君国有资本与国企改革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5-03-28 | 4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丰富技术交易供需机制,延伸技术交易生态链条,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于3月27日正式开幕。近年来,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单位的指导与支持下,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关村科服”)连续组织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高地。

中关村科服成立于2020年9月11日,注册资金5亿元,是中关村发展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整合体系内外资源,全资设立的科技服务市场化平台公司。在科创浪潮奔涌的当下,其在共性技术服务、综合科技服务、数智信息服务、创新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各地科技服务平台借鉴。


打造全流程闭环的技术交易平台

中关村科服建设运营了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简称“中关村技术交易平台”),目前已更新到2.0版本,平台重点围绕项目供需对接、成果转化落地、场景应用、产业跨界融合、国际项目合作引入、企业科技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的六个高频领域深挖细化,关注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匹配新技术新产品与应用场景匹配发展需求与科技服务匹配等“三个精准匹配”,形成“7+1”的平台架构,包括项目大厅、需求大厅、活动大厅、服务大厅、资讯大厅、人才大厅和资源大厅等7个大厅以及1个大会专栏,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条,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破解从技术到产业发展的转化瓶颈。

图表1:中关村技术交易平台“7+1”平台架构示意图

图片


打造多个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中关村科服与合作方共建了一站式医药CRO服务平台、半导体和新材料领域研发检测与加工技术服务平台、科学仪器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医疗科研SaaS平台、元器件一站式服务平台等多个共性技术平台,参与共建北京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中试基地,提供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共性技术服务。
图表2:中关村科服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体系
图片
开展产业共性技术服务需联动产业专家学者、科技型企业及投融资机构等多方支持,中关村科服采取了与产业界多方合作成立专业化公司的方式,如成立了北京中关村水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图表3:北京中关村水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架构图

图片


每年组织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

中关村科服公司成立当年,便开始组织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作为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每年举办,集高端前沿科技成果发布推介、供需对接、交流洽谈和宣传展示于一体,持续构建技术交易生态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高地,打造“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设立四年以来,大会已展示推介2.3万个创新项目,充分发挥了“磁场”作用,释放了“辐射”效应,推动北京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高地。
以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为例,大会采用“1+10+X”模式,围绕技术交易举办1场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十大品牌活动和X场主题活动。现场嘉宾共同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积极打造更具全球性、国家级、前沿性、实效性的国际化创新舞台。
除会议期间,中关村科服每年都会提前组织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的征集和评选工作,对提升交易平台的活跃度和影响力有重要价值和贡献。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01

线上交易平台须注重流动性和操作性

作为技术交易服务平台,让技术流动起来是平台建设的初衷和核心,集聚科技成果转化要素、打破交易屏障、力争实现交易全流程闭环是应有之义。通常来说,技术交易平台集聚了众多的资源和数据,汇聚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本、专家、实验室、专业机构等资源,以及国际国内各行业领域的优质专利、技术、项目与创新成果。因此,对科创成果和创新需求进行系统和人工标签定义可精准匹配优质的科技成果与技术项目。另外,将平台各项服务产品化、标准化、精准化,均有利于加强线上技术交易平台的可操作性。

02

联合区域科技与资本力量共建创新平台

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概念验证中心或中试熟化平台均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创新平台,为尚不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处于发展早期的科创企业提供检测、试验等服务,科技服务平台不应局限于做科技成果的评价、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而是更好助力于地方科技创新发展,因而应主动对接地方领先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型领军企业等共同建设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03

打造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标杆性项目

当前部分地区已陆续开展了诸多供需对接活动,但活动能级和流量仍显不足,因而有必要开设更高规格、多方参与的技术交易大会,将其打造成为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标杆性项目,同时征集评选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项目榜单,逐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