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和君集团副总裁,战略咨询专家,南京大学本科,复旦大学硕士,北大博士,清华博士后。在和君集团、和君商学院以产业洞察和战略思想闻名。经手潮宏基、立思辰等多个经典案例。团队主要服务上市公司,战略咨询费比肩国际一流咨询公司,绝对的国家级战略咨询大拿。
“我跟随其近身学习8年时间,在和君,我的印象中他几乎只做两件事:一个是见客户(主要是董事长),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另一个就是不断地阅读、观察和积累,十年如一日。他说过:自己应该是中国读战略文献最多的人。哎,这个底蕴之深厚!”
——思维力训练营创始人 单其武
王丰博士应单其武老师邀请,首次对外分享多年学习、思考和成长的秘诀!
当我接到其武这个邀请时,我觉得是挺有难度的。
我今年四十,古人说四十不惑,但我还是很惑的,人生很多问题,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就像讲学习,每个人的学习道路,都是不一样的。但也有共通的地方,比如一生要经历的酸甜苦辣,估计都差不多,每个人都要经历。
今天,四十岁的我,希望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给大家讲一下我如何学习、如何看待学习,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 我是如何学习的?
国企经历带给我的思考。我的求学经历没什么特别的。从小初高,到南京大学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没有特别独特的地方,也没拿过什么奥赛冠军。只能说在填鸭式教育下,我还算一个标准的好学生。
我并不是一直读到博士。硕士毕业后,我工作了一段时间,去了一家国有企业。在这家国企的经历,带给我很多反思。我当时去的是上海有线电视台,对刚毕业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地方。公司福利待遇非常好。上班有班车,食堂是党中央级别的,1块钱随便吃。工作量非常少,一周5天只需要工作半天,其余4天半在打游戏。当时正值2000年网络大爆发,我在机房管网络,网速特别快,机房就成了我的游戏室。天天打游戏太无聊,我也会找点刺激的事做。比如当年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袭击,我就扮演了一段时间黑客。还有其它刺激的事。这种日子虽好,但每天却面临一个问题——今天怎么过?工作半年后,我发现自己不喜欢国有企业的文化,工作节奏也太慢。正巧,一个朋友推荐了Oracle数据仓库项目,我去做了一段时间。这个项目很有意思。甲方是中国货运航运公司,公司老板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不知道公司每年能挣多少钱?因为每年财务部、货运部、运营部给出的数字都不一样,没人搞得清楚哪个数字是正确的。老板觉得是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行,想搞一个超级牛逼的新系统。于是找到了Oracle,希望建一个数据仓库,把所有数据都搜集起来,最终核算公司收入。结果一年过去,项目完工,开会,问题更乱了。因为信息部门又拿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数据,而其它部分都不认可这个数据。项目失败。Oracle确实有很好的技术、很好的服务器、很好的计算机,但如果没有输入正确的信息,再好的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从这个项目中,我体会到一点,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再强大的技术,也解决不了管理的问题。我还从这个失败的项目中,学到很多别的东西。因为做数据库要搜集各种信息,所以我跟公司各个部门都打过交道,上到董事长,下到货运工人。整个流程下来,我摸清了一个大公司究竟是怎么运作的,也知道了不同岗位层级的人如何赚钱。
例如,从那之后我就知道,要买便宜的服务器和电脑,不要去徐家汇,去浦东机场。
因为有大量美国运来的服务器,卸货过程中会划伤一点外壳,不能卖,也不会返厂,运费比机器还贵。但不影响使用,货运工人会把它们处理掉。所以你会发现,货运工人其实并不靠搬货挣钱,而是靠卖计算机服务器挣钱。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大的组织体系下,竟然有这么多奇妙之处。虽然你可以先验地设计很多运行规则,但在实际运转中,却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
项目失败后,我发现自己搞不定,就又回去读书了。去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之后进入王明夫私塾、和君咨询,一直到现在。
读书最多的时期
我读书最多的时候,是在南京大学读本科,以及在王明夫私塾学习时期。南大的学风是最好的,读书风气也是最好的,至少当时是这样。这也得益于特殊的环境,当时浦口校区离城区非常遥远,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能读书。周末一个班四分之三的人会泡在图书馆,我们是按ABCD的顺序读书,彼此会问:你读到字母几了?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很慢,到后面越看越快,那个时候真的叫博览群书。在王明夫私塾,因为有了书单,而且要筹备书籍《蓝筹》,希望写得有点品位,所以也读了大量的书。
最迷茫的时期
我最迷茫的时期,是在北大光华读书期间。北大及光华的学术氛围很浓厚,但基本不解决现实问题。那时候我也看了很多哲学的书,觉得很有意思,但也不解决现实问题。很有幸,我参加了王明夫私塾,听先生讲自己的经历、迷茫和困惑,对我启发很大。之后,先生邀请我做咨询,我没有多想,就跟了先生。人生一定会有迷茫的阶段。今天我在这里讲自己的迷茫困惑,希望像当年我听先生讲自己一样,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多样化实践时期
从大学到和君,我做过第一、二、三产业,做过咨询、投行,玩过资本,搞过IT,做过科班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实践。在商学学习的道路上,我摸索到了学习的套路,但想提醒的一点是,商学的学习有套路,但人生的学习没有套路。
看见高手的时期
一路到现在,我拜见过各路高人、大师。真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请大家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仙”。还有,我说的都是错的。对于如何学习,我现在最信奉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对于求道的体会,《大学》的第一段话,我认为是最对的。我用我近四十年的人生经历证明它是对的,我也用一个还算不错的学习经历,证明它是对的。它是道,而不是术。这是真正的学习之道。要把这句话植入自己的心中。
2 我如何看待学习?你的认识从何而来?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认识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很本源,类哲学的问题。类似你今天为什么会遇到我,遇到王老师给你讲这些话,你觉得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