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来看,在大城市化模式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城发展平台,从最初传统的工业园区发展到目前的产业新城乃至未来社区,共经历了四段发展历程。
产城平台1.0——工业集聚推动的工业园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对外开放的推动下,在“三来一补”的推动下,沿海地区纷纷出现各类开发区,此阶段产城平台的主要形态是各类工业园区。其利用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迅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产城平台2.0——居住聚集推动的居住新城。本世纪初,沿海地区在各类开发区推动下,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各地纷纷出台新城开发战略,此阶段在大城市城郊区域开发大规模发展房地产,由此形成了城市的规模化快速扩张。此阶段产城平台的主要形态开始转变为居住新城。各类居住新城利用城市郊区的土地价格优势,兴建各类居住区,快速吸纳由快速工业化集聚而来的人口,推动大城市空间极速扩张。城镇化进程使得城市边界需要快速扩张,外迁或外落的企业成为了城市新界域的第一批移民;有了新的移民,土地才有了价值,并随之产生了土地拍卖收入和税收。
产城平台3.0——产业集聚带动的产业新城。到2010 年前后,各大中心城市经过十年左右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扩张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快速逐渐放缓。一方面,当工业用地供给速度远远大于产业规模扩速度,而城镇化带来的新市民消费需求的扩张又远远高于生活用地(住宅、商业、公共用地)的供给速度时,原来火爆异常的工业园区开始大量出现问题,有些甚至未及出生便胎死腹中。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变迁,让生活性服务业具有吸纳更多劳动力的能力和规模,而生产性行业随着对技术、人力资本结构需求的提高,使得土地价格在总成本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小。这一阶段,工业园区和居住新城都开始遇到各自的瓶颈,而结合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产业新城,成为此阶段产城发展平台的重要形态。
产城平台4.0——创新集聚推动的未来社区。时至今日,当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成为主旋律的背景下。面对产业结构转型,需要完整的产业生态来支撑产业中高端环节的集聚,并通过对创新人群的服务,提供人才交流平台。产业新城发展的主逻辑从要素价格转变为对人的需求的满足,越来越多的城市功能被置入进原本以生产集聚为目标的园区中,园区的城市化与产业的创新驱动日趋明显。这一阶段,园区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概念终将会消失,Community、Town或者City将会取代Park成为承载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消费的综合空间,生产力的创造方式也将因为跨行业的融合变得更为多元。浙江省提出的融合人、产、城为一体的未来社区,将成为这一阶段产城发展的重要平台。
NO.3 产城发展平台进化的本质:从“功能导向”到“人本导向”的回归
纵观中国产城发展的历程,透过形态变化的表象,我们看到影响其发展方向的三个决定性因素。一是土地在要素市场中的价值和价格变化,二是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要素需求的特征,三是城市形态和功能的变迁。这三个变量让产业园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也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价值。
过去,基于工业的规模效应,生产力自发或是人为集聚在一起,以赢得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边际成本。未来,无论互联网、物联网、快速交通体系如何改变时空关系,产业的组团发展依然是基本规律。但变化的是产业以何种形态组团并在单位空间中要素如何搭配。
从发展逻辑上看,区域高质量发展阶段产城融合模式的转变,其本质在于从“功能导向”的模式向“人本导向”的回归。这主要是因为,回归到区域发展的本质看,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尤其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核心在于其软实力的发挥,即:城市聚合与辐射能力。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城平台正在向功能融合、内涵多元、开发深度提升方面转变,由原来功能相对单一,形态相对单纯的工业园区、居住新城向功能复合、形态多元的产业新城和未来社区转变,应当是能够看到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