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由于不同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社会结构、政策发布与执行存在一定差异,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结构又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因素,因此可以看到,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城市间梯队化明显,存在较大区域时差。
在和君康养事业部撰写的《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9)》中,对于中国健康养老产业,从人均GDP、老龄化率、供给现状、产业政策、支付体系建设等多个维度,对不同城市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区域梯队划分。回顾2019年产业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各个城市区域虽均取得一定进步,但梯队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2019年,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第一梯队城市大多已经进入中度或重度老龄化社会,其中部分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2万美元,从人口与经济上具备了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向下一阶段,即产业标准化、高质量、高速发展阶段迈进的基本条件。因此,从第一梯队城市2019年产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到,针对产业细分业态与服务的细化指导,进一步加强标准化与评估能力,发力消费端刺激市场与探索政策与模式的创新,成为第一梯队城市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
以北京为例,2019年,北京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工作的意见》,编制养老驿站中提供的老年餐、上门保洁、助浴等一系列服务的相关统一标准,发布了《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实施办法(试行)》。而广州市,也在老年人助餐服务方面下发《充分挖掘和发挥高校、企事业单位作用优化长者饭堂服务供给工作方案》,政策发布已经进入深度细化阶段。
在评估方面,上海市发布《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试行)2.0版》,而长三角区域另一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高地杭州市也发布了《杭州市老年人能力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也发布了《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除面向全体老年人的普适性评估外,北京与上海市也加强了对于认知症老人的评估工作建设,其中北京市启动了北京老年脑健康体检(痴呆风险筛查)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提供技术支持,而上海市也推出《关于在养老服务中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开展家庭自查评估培训、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精神慰藉等服务。
一梯队城市加强对于老年人群的评估是对于城市养老需求的精准摸排与定位,同时,各城市也纷纷出台政策进一步刺激产业消费端发力。《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扩大服务消费优化升级商品消费的实施意见》,着力提高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全面提升老年人消费能力。对于刚需市场,北京市发放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高龄老年人津贴三类养老服务补贴津贴,广州市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增强消费能力,而对于活力老人市场,北京市又修订了的《北京市老年人文化旅游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刺激老年人群文化与旅游方面消费。
除对于消费端的不断精准挖掘外,一梯队城市也在积极进行创新模式探索。北京市丰台开办首个兼顾社区养老与儿童早教的融合式养老驿站,探索国际流行的“一老一小”模式在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的落地。而上海更是将“网购”引入健康养老产业,推出“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使老年人能够在网上预订、下单养老服务。政策、消费端与模式创新三者不断结合,推动第一梯队城市产业发展快速迈向新的阶段。
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第二梯队城市,大多为东部沿海地区较发达二线城市以及全国各省省会城市。此类城市大多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人口老龄化率也处于中度到重度老龄化社会之间,但整体而言,产业体系架构、老年人消费观念与能力,以及产业供给的丰富与多元化程度,较第一梯队有一定差距。2019年,第二梯队城市依然在不断完善自身健康养老体系与质量建设,加强多产业协同能力,成为全国性连锁品牌的新一轮重点布局区域。
以山东省为例,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山东省将2019年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省级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以及即开展相应的培训、医养结合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2019年底又公布《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开启产业立法工作。而青岛市则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大数据分析为主导、生物特征识别为辅助、社会化服务兜底的“FAST认证服务体系”,老年人领养老金无需再主动认证资格。而天津市发布地方标准《综合养老社区服务规范》,明确了综合养老社区的基本要求、人员要求、管理要求、设施设备要求、服务项目与质量要求等,实现了新型养老运营模式的标准化。
成渝城市群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第四极”。2019年成都市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加强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三个方面建设。而重庆市连续出台《重庆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与《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分别加强城市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的布局。此外成都市与重庆市还分别在年初与年底,对养老机构进行星级认证工作,加强城市养老机构质量建设。
二梯队城市同时在2019年加强了健康养老产业与大健康产业内其他产业的规划与协同工作。武汉市《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按照“一城一园三中心”布局,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清晰、配套完备、绿色生态的高端产业园,促进医药、医疗、养老、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而四川省印发《四川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施规划(2019—2021年)》,则旨在打造四川特色、优势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其中重点提出推动成都温江(A区)和攀枝花西区(B区)联合打造康复辅助器具综合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同时,四川省卫健委发布《关于推进5G智慧医疗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导与探索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大健康产业,特别是医疗与养老之间的结合发展。二梯队城市多产业融合发展初步步入正轨。
在产业呈现区域梯队化发展态势的同时,2019年,健康养老产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区域协同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产业区域协同逐步从规划走向落地阶段,形成了“京津冀跨区域协同养老”、“长三角养老一体化”以及“大湾区养老产业布局”三大协同发展战略。
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自2016-2017年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与规划后,便在逐步落地过程中。2018年末,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户籍跟着老人走”政策,三地民政部门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打破户籍限制,实现资质互认、标准互通、监管协同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三地民政部门先后两批把天津市武清区养老护理中心、河北省高碑店市养老项目等9家养老机构作为试点。突破补贴的户籍制度,能够进一步鼓励北京老年人到河北、天津养老,一方面促进河北、天津的养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强当地产业消费能力。
长三角地区在2019年健康养老产业协同能力大幅度增强。2019年5月,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三省一市签署健康合作备忘录,达成六方面合作,促进区域内健康产业同步发展与信息互通成为两大重点主题。随后,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进入了实质性试点阶段,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的17个地级区(市)被宣布成为首批试点单位,包括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安徽省芜湖市、池州市,以及上海的11个区。
试点内容包括,加强区域范围内的养老服务资源链接,建立区域统一的养老机构诚信系统制度与标准,“老年照护评估”标准的互认互通,统筹规划区域养老产业布局。而此后召开的第二届“长三角民政论坛”则提出三省一市从政策、规划、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四个维度实施全面战略合作,联合签署发布了《深化长三角区域养老合作与发展·合肥备忘录》,进一步协力推动“长三角共享养老”实现。
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健康养老产业协同,因为面临体制差异,整体发展难度更大,但产业示范意义更加明显,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从区域发展规划纲要开始,以更高起点进行发展,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强调:深化养老服务合作,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为港澳居民在广东养老创造便利条件。香港曾于2013年及2017年分别实施“广东计划”与“福建计划”,让从香港移居至内地的老人同样可以享受高龄津贴,受惠人群近2万人。而在2019年由广州市民政局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民政部门联席会议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社会福利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工作局以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市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