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初创国企风险管控现状不容客观,风控工作势在必行
来源: | 作者:李曌 和君集团战略与集团管控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1-07-01 | 19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如果把企业比作远航的轮船,风险管控对于企业来说就像压舱石。没有压舱石,一旦大浪来袭轮船将顷刻覆灭。对于初创型国企而言,在风险降临之前布局“压舱石”是非常有必要的,更何况初创型国企的风控现状不容乐观。


1、内控风险管理工作建设落后

风险管理工作刚刚开始,风险评估常态化机制尚未完成,企业内控风险工作建设相对还比较落后,风险管控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加快。


2、内控风险管理工作实效性不强

大部分风险防范工作位于项目后端,如招采工作基本上市项目完成后的风控。


3、风控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

信息技术在企业各项风险管控工作中的应用仍不充分,无法满足企业对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预警测试、沟通报告等工作的信息化要求。


4、风险管理评价与考核机制尚未形成

对风险管理评价内容、标准的设置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缺乏清晰、统一的认识。即使已建立了风险管理考核办法的企业,但实际执行效果不佳,未能真正与企业业绩考核体系有效融合,发挥对风险管控的促进作用。


5、风险意识薄弱

虽然针对国资委等外部监管机构要求,大部门国企都建立了内控风险专职部门,并开展了风控体系建设工作,企业领导也对风险有了初步认识,但风险意识仍然比较薄弱。


对于初创型国企而言,首先应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网络,确定各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接着应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等步骤尽可能多地辨识出可能对公司经营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风险。(有些风险虽然已经得到了管理,但仍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和记录,从而为进一步评价其管理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提供基础依据。根据国际通用的COSO企业风险管理分类原则,风险应涵盖法律、战略、运营、市场、宏观经济5个方面。最后,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将制度流程化、职责具象化。介绍清楚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步骤,为公司更好地开展好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操作规范,确保风险管理活动开展的有序和高效。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