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从沉浸式夜游到剧本杀,从冰雪旅游到精致露营、飞盘运动等;各式各样的旅游玩法不断推陈出新,从旅游微度假到“特种兵式旅游”,从寺庙游到City Walk,各种潮流玩法花式出圈;同时,淄博烧烤、贵州村超等成为新晋顶流,网红打卡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似纷繁复杂的文旅现象,实则离不开Z世代青年消费群体的推动,并且这些现象都导向一个共同特征——情绪价值。本文将从情绪价值维度,重新审视新文旅时代的特征。在商业价值的划分上,通常有“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身份价值”三个级别,其中功能价值是基础,而情绪价值和身份价值是为消费者提供的超出基本需求范畴的价值。在文旅领域,情绪价值是核心,尤其在新文旅时代,情绪价值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能否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甚至关乎到一个项目的成败。而所谓的新文旅是由新消费、新业态、新媒介和新技术四大驱动力共同推动的,详见《四大驱动力推动新文旅时代来临》(点击链接查看全文)。新文旅以内容服务为主,与基于“吃住行游购娱”的传统旅游服务相比,新文旅更加注重内容打造,而内容服务的关键在于情绪价值。
旅游是诗意的栖居,是诗和远方,是一种从日常生活的抽离……当然,归根结底是情绪体验。旅游的核心诉求也是为了获得这种超乎寻常的情绪体验。但很多文旅项目却违背了旅游的核心诉求,并没有真正站在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来进行策划设计,导致的结果就是投入了巨额资金,建造了一堆徒有其表的“人造景观”,在挣扎运营几年之后,门庭冷落成为最终归宿。另外,同质化是文旅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千篇一律的古镇、特色小镇等,成功案例寥寥无几,盲目跟风者照搬照抄而不自知。事实上,这些项目都忽略了情绪价值的因素。殊不知,同质化的业态和产品,提供的是同质化的功能价值,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情绪价值才是真正的吸引物。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火爆全网,大理凭借治愈、温暖的情绪价值再次火出圈,旅游消费者对于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目的地始终偏爱有加。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成功的文旅项目总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的原因。例如超级文和友进军广州而门庭冷落,情绪价值是基于在地文化、在地场景和内容而产生的情绪共鸣,脱离了在地的要素,这种情绪价值就很难体现出来。情绪价值始终贯穿整个文旅领域,但不同的时期,游客对于情绪价值的诉求不同。文旅1.0时代,名山大川观光旅游,是通过独特的风景为游客带来震撼、美好的体验;文旅2.0时代,不断裂变出诸多细分市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文旅3.0时代,文化、科技引领的内容生态不断演化,文旅深度融合,“旅游+”跨界融合,游客期望获得的情绪体验也不断升级。在此趋势下,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与文旅所带来的情绪高价值创造同步发展。既然情绪价值之于文旅如此重要,那么,文旅项目又该如何发挥其效用呢?一条可行的路径是通过场景力塑造情感共同体。所谓的情感共同体是一个“场”,游客进入其中,自然而然便会被激发出某种情绪,与此共鸣。1. 场景氛围营造:场景氛围是提供情绪价值的基础,当然也离不开主题调性的呈现。例如,阿那亚的孤独图书馆,完美的诠释了“孤独”,一个海边的独立建筑,让人引起共鸣,面朝大海,享受孤独。基于人间烟火气的夜间经济、沉浸式旅游演艺等也正是通过场景来引起共鸣。因此,文旅项目在概念性策划阶段,就必须将情绪价值融入顶层设计当中,须将总体定位与情绪价值相结合,再落脚到主题调性以及最终的场景呈现上。2. 产品业态创新:产品业态创新是高颜值与情绪价值的双重体现。以文创产品为例,以IP为核心设计的文创产品,其价值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基本功能,更在于IP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以及所蕴含的美学意象。文旅产品在打造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IP品牌的打造,融入文化元素以及新技术,不断创新,为游客创造新鲜感、个性化的体验。比如民宿类、主题娱乐类产品,进行创新尤其需要着重考虑背后的情绪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类产品和活动,比如文商旅街区,每一个店铺、每一个场馆都是风景,各具文化特色,再以一些特色活动、演艺、互动体验为辅助,让游客在闲逛中有丰富的情绪体验,自然产生消费欲望,从而触发消费行为。3. 旅游动线设计:动线设计除了考虑主动线与出入口、消防通道顺畅连接、主动线与主力业态畅通连接,还需要考虑情绪动线,在动线的节点设置不同的情绪触发点,打造有节奏的情绪动线。总之,新文旅时代,情绪价值是文旅项目创新突破的重要抓手。同时,情绪本身具有不稳定性,一个项目抓住了消费者情绪,成为流量风口,但要从网红到长红,必须在客群定位上更加精准,识别其不断变化的情绪诉求,制定相应的迭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