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机:010-8410-8866
业务咨询:​400-093-2688
借鉴国际经验,探寻我国科技创新之路 | 产业园区科技创新系列一
来源: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 | 作者:余頔、张少波、王鹏 和君咨询产业园区事业部 | 发布时间: 2024-06-20 | 9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年伊始,“新质生产力”成为了最热门的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由此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产业园区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产业园区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战略机遇;如何从过去主要提供物理空间的“开发商或房东”,向深度介入战略新兴产业链条的“科技创新重要参与者”进行转型升级,是产业园区从日益激烈的“红海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核心问题?如何破局?国内外有哪些先进经验可供参考?产业园区如何深度服务和参与科技创新?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尝试从本期开始推出系列文章进行多维度剖析,力求帮助园区运营方、政府及平台公司、科技创新企业、相关投资机构找到科技创新的启示和路径。

科技创新成为我国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科技创新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它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国家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我国要持续实现经济增长与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也必然需要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创新道路。


从经济层面看,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往往依赖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科技创新则能够带来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方式。通过科技创新,国家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方面,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可以帮助现有产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能催生出新的产业和业态,进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就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兴起,同时也带动了电子设备制造、直播电商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政治层面看,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实力、维护国家安全。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争夺制高点的重要手段,通过科技创新,国家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不仅有助于国家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还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同时,科技创新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同样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军事领域,科技创新能够提升国防实力,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信息安全领域,科技创新能够提供更好的网络安全保障,防止机密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此外,科技创新还能够帮助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减少损失和危害,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从社会层面看,科技创新能够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生活质量。

科技创新能够带来更好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例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购物、社交等;智能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同时,科技创新还能够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从文化层面看,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科技创新能够加速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通过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和文化产品,增进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同时,科技创新还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应用,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多项科技创新数据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具体表现在:

01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排名第12位,相较2010年提升了21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同时,中国拥有24个全球顶级科技集群,成为拥有最多科技集群的国家,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三个科技集群位列全球前五位。

02

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我国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某组织或地区当期生产总值总比例)从1.91%提升到2.55%;基础研究投入从499亿元提高到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从总量上看,中国的研发投入经费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03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2)》数据显示,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顶尖科技人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至2022年的1169人次,排名世界第二。

04

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排名前列

我国科技论文发表发表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也均已进入世界前列。在科技论文发表发表量方面,2022年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1位。2022年共有371种国际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结果,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9.36万篇,占世界总量的26.9%,被引次数为64.96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1位。
在发明专利申请量方面,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自2011年开始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依次实现了对欧、韩、日、美的超越。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1.5万件,同比增长22.4%,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05

科技创新经济贡献愈发明显

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了5%以上的GDP增长率,在全球同等规模的经济体中表现亮眼。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根据《中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7%;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7%;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


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关键问题亟需解决:

01

中高端科技创新依然面临“卡脖子”问题

随着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突破,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但是在中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上存在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尤其是芯片、发动机、材料、数控机床、工业软件等领域,依然受到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与管制。

02

研发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当前新一轮全球科技进步周期正在启动,各国对科技研发的重视程度日趋提高,虽然中国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经费总量仅次于美国,但是从研发投入占国内GDP的比重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55%,跨过了创新型国家2.5%的基线,但依然低于美国(3.45%)、德国(3.14%)、日本(3.27%)以及韩国(4.81%)、以色列(5.44%)等国家。

03

科技创新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虽然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规模居于全球首位,但科技创新人才质量问题仍较为突出,尤其表现为科技创新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人才存量较小、高端领军人才严重短缺。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2020年人工智能全球2000位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显示了二十个领域排名前100的学者,而这20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中我国只有171人。

04

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成果来源、资金投入、利益分配、产业化运作、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中国在世界排名中位于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较低,约为10%-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

如何破局?——国际科技创新的典型路径剖析


美国——“相向而行”的两条科技创新演进路径

美国科技创新包括两个相向而行的演进路径,一是科学发现端的“供给侧”路径,二是市场需求端的“需求侧”路径。科学发现端的“供给侧”路径,主要聚焦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不断的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为科技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市场需求端的“需求侧”路径,则是从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出发,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01

科学发现端的“供给侧”路径

基础研究(科学家:科学发现)— 应用基础研究(科学家或工程师:应用研发)—关键技术研发 (工程师:技术发明)—工程化集成与验证(工程师或企业家:产品化设计)—商业化应用(企业家:满足市场需求),如量子通信。

02

市场需求端的“需求侧”路径

市场洞见(企业家:发现需求)—产品或项目策划(企业家:产品规划)—产品开发(工程师:技术攻关)—科学研究支撑(科学家:科学难题破解)—工程化集成与验证 (工程师或企业家:产品化设计)—商业化应用(企业家:满足市场需求),如5G技术。
在美国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供给侧和需求侧路径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供给侧的技术创新为需求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升级和变化;而需求侧的市场需求则为供给侧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引导了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这种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美国科技创新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以色列——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其强大创新力的源泉

以色列在建国之初就将发展科技作为立国之本,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下,以色列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以色列,科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90%,每1万名从业人员中就有140位科技人员或工程师。靠着高新科技,无论芯片技术、生物技术,还是国防和智能化等前沿技术,以色列均走在了世界前列,经济总量也居世界前列。
以色列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其强大创新力的源泉之一,通过构建科成果转化体系、环境支撑体系、科技金融体系,实现了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和良好协作,推动创新能力全球领先。

01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以色列以高校技术转移公司为主体,从市场需求出发自下而上地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界转移,打通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通道。TTC是以色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最具特色的代表性机构,该国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均设立了全资的TTC。TTC代表大学将学术研究商业化:以独立的法人实体身份,作为大学的非营利附属机构运营,全权负责挖掘、保护和商业化科研成果。以希伯来大学全资持有的Yissum公司为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技术转移制度,每年促成的许可协议和专利申请均能达到100个左右。

在需求了解方面,Yissum会先去了解行业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并充分调研在特定领域的主要技术障碍是什么等问题,然后再反馈给科研人员,这很好地解决了科研成果脱离市场难以转化的困境;在商业价值转化方面,在决定一项成果的转化路径之前,Yissum会分析技术成熟度、科研人员的研发和创业能力、筹集资金情况以及技术应用市场情况等关键性因素,并且在这之后还会权衡其投入的资金、调动的资源与预期的获利是否成正比,再决定其具体的成果转化路径,对于那些具备成熟技术、经验丰富且有能力筹集资金的科研团队,Yissum会帮助他们成立初创公司。由于科研人员不擅长寻找投资人、运营和管理公司等工作,所以Yissum为这些初创公司提供专业服务,让科研人员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创新。在商业信息方面,Yissum会做一个全面的市场分析,为新技术制订一份商业计划,锁定潜在的合作者;在专利许可认证方面,Yissum会筛选出可能对某项技术感兴趣的公司,并积极向这些公司推荐这项技术。

02

建设环境支撑体系

为了帮助早期科研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以色列政府出资设立科技计划和孵化器支持研发成果产业化和初创型科技企业成长,帮助高校解决早期研发投入匮乏的问题。通过开发精细化的科技计划为处于不同阶段的成果产业化提供资金,发挥政府资金支持技术跨越“死亡谷”的功能。

具体表现在根据不同计划的技术熟化目标不同,创新局提供的资金支持额度和比例也有所差别。对于更加早期的项目,创新局强调缩小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差距,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可以达到90%;对于应用性较强满足技术转移要求的技术创新局更加重视将技术转移到工业界,资金支持比例有所降低,但工业合作伙伴的投入有所提高,有助于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撬动企业在基础研发上的投入。

03

创建科技金融体系

以色列创新局的科技计划积累了大量优质项目源,并涌现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针对这些企业在风险投资环节的资金需求,以色列政府以财政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并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例如基于前期技术孵化器计划等项目积累,以色列政府于1993年实施Yozma计划。该计划旨在创建具竞争力的国内风险投资产业,包括增加风险投资公司数量、提高风险投资总额、发展专业风险投资行业,并支持初创高科技公司融资与国际对接。Yozma计划共投入了1亿美元成立国有独资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YOZMA基金。其中,8000万美元用于设立母基金Yozma Fund,平均每只基金投入800万美元;余下的2000万美元用于设立直投基金Yozma Venture Fund,直接投资早期高科技公司。

由政府出资建立引导基金发展风险投资产业,为孵化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最终形成由高校及技术转移公司负责原始创新和技术转移、企业主导技术熟化和商业化、以色列政府主导科技创新战略方向和健全政策保障支撑的架构。


新加坡——多主体参与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

新加坡尽管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但是坚持把锐意创新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利用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基本完成了从资本驱动经济向创新驱动经济的结构调整,成为新兴的全球科创中心国家,连续多年成为亚洲最具创新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以及科技创新排名均大幅度提升,各类创新指数排名均位居世界前十名之内。

目前,新加坡已形成了以企业(跨国企业为主,本土企业稳步发展)、大学、技术学院、医院、科技研究局所属研究所为主要执行主体的多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

01

创建科技金融体系

借助跨国公司提升本国科技实力是新加坡科技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制订公司研究鼓励计划、R&D 辅助计划等,为跨国企业在新加坡的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据统计,跨国公司研发每投入1美元,新加坡政府约投入 30美分,充分激发了跨国公司的研发热情;二是借助跨国公司拥有的核心或关键技术,在经过消化吸收后,提供给本国企业,实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在设备零部件制造、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和技术革新等方面,鼓励本国企业融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自身技术和服务能力提升;四是政府主导搭建信息平台发布各类科技创新信息,以加强与跨国公司信息交流;五是经济发展局从本国企业挑选技术和管理骨干到跨国公司工作,并支付其薪资。派驻人员须找出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进方案。

新加坡借助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网络,学习掌握全球前沿创新技术,提升本土科技创新实力、培育科技人才,打造开放式创新网络。

02

中小企业是新加坡创新发展的主体

在新加坡创新系统的运行中,中小企业起着关键作用,政府在国家层面出台重大政策、定制专门的财政政策,以扶持、鼓励和促进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研发水平;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扩充实力、争取市场份额。为了鼓励和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要注重实用性技术和人才的培育,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SPRING)从政策、资金、招聘、薪酬和企业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一是实施企业发展计划,SPRING与其他投资者合作提供种子基金和商业天使基金,为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二是设立技术创新项目,受资助的中小企业既可获取经费聘请国内外技术专家及支付创新项目的合理支出,还可从 SPRING 与研发机构合作成立的创新中心获取技术支持;三是设立创新券,为中小微企业在创新能力、生产力、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等领域获取创新服务提供支持;四是支持中小微企业“走出去”,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和资金支持,如从2010年起,企业发展局每年资助1000万新元为100家中小微企业“出海”提供支持。

03

注重科技创新与商业化的融合发展

新加坡特别重视研发机构与产业间的实质性联系,鼓励创新主体间形成一个内部紧密关联、具有实质性内容(特定技术领域或价值链关系)的合作创新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和组织在研发创新方面的专长。

为鼓励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于2008年启动“概念验证资助计划”,为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学院和公立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提供资助,最高达25万新元,鼓励其将现有科研成果在一年内进行研究测试,转化为能够市场化的产品。成功的概念验证,需要对成果的技术可行性、商业价值和商业化程度进行验证。项目评估标准包括项目范围、创新性、技术稳定性、市场潜力、可制造性和可扩展性等。在该计划支持下,涌现出内窥镜机器人、纳米颗粒的疾病诊断技术等众多突破性成果。

借鉴启示

图片
通过对美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的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经验分析,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必须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等多角度综合发力,融合发展。美国其产业体系的核心是科技创新,通过加大科研投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以色列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其强大创新力的源泉之一,政府主动参与协调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关系,同时建立多种类型的互动制度,打通原始创新产出、扩散、应用的通道,政府、高校、企业三个原本独立的主体形成创新合力, 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驱动力;新加坡借助外部力量,提升本土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对中小创新企业大力扶持,注重科技创新与商业化融合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回顾过去,中国一直都在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太空探索到深海潜行,从高铁飞驰到5G通信,再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的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中国科技创新的脚步将不会停歇,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中国科技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深入重视和持续投入,未来的中国科技创新将展现出更加强劲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