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四大困局,如何破解?
来源: | 作者:孙子涵 和君国有资本与国企改革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4-07-17 | 4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困局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绩效管理改革作为推动国有企业高效运营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然而大多国有企业仍面临着绩效管理成效不理想的难题有待破解。

 困局一  :绩效目标不明确,管理认知存在偏差

绩效目标设定模糊:在许多国有企业中,绩效目标的设定往往缺乏明确性,未能紧密联系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经营计划,导致员工对工作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影响整体业绩的提升。

管理认知的根本误解: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将绩效管理简化为单一的考核活动,忽视了其对企业发展的全面影响,这种认知上的偏差限制了绩效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降低了管理效率和效果。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混淆:一些国有企业错误地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忽略了绩效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未能构建起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困局二 :绩效考评不科学,考核指标设计不当

考核指标与国企经营目标不符:当绩效考核指标与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不一致时,会导致员工的工作重点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脱节。这种情况下,员工可能专注于达成短期的、局部的指标,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长期的发展战略。

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缺陷:一个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应当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然而,如果考评体系设计存在缺陷,比如过分强调量化指标而忽视质性评价,就可能导致考评结果失真,无法准确激励和指导员工。

绩效与公司发展衔接不足: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如果绩效考评指标设计与企业战略脱节,就无法有效地将员工的个人努力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对接起来,导致资源浪费和战略执行力度不足。

 困局三 :绩效沟通不充分,绩效管理效果欠佳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在执行绩效管理时,一些企业未能及时反馈考核结果给员工,导致管理过于泛化和简化,缺乏必要的合理性与细致度,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结果应用中的问题:企业在应用绩效结果时,往往忽略了对运营计划与实际业务进展的持续跟踪,同时未充分了解员工的反馈和建议,这降低了绩效管理的成效。。

 困局四 :以短期激励为主,长期激励机制缺乏

短期激励的普遍性:在国企中,绩效工资作为主要的短期激励方式被广泛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将员工的收入与其工作表现直接挂钩,旨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

长期激励机制的缺失:尽管短期激励措施如绩效工资在国企中普遍存在,但中长期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应用却相对较少。这种缺乏导致员工可能更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投入和贡献。

市场化激励的经验不足:国企在市场化激励设计和实施方面经验不足,这不仅限制了激励手段的多样性,也影响了激励效果的最大化。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激励策略,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和创新能力下降。


国企绩效管理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应以“战略导向、透明公正、动态适应、持续优化”为原则,强调绩效管理的高效性、公平性和持续性。

 01  总体框架

构建“组织绩效管理”+“岗位绩效管理”两层体系,形成组织绩效控制岗位绩效的管理模式,有效实现绩效考核要求和管理目标。

 02  实施路径

一是组织绩效层面,通过战略解码,形成各业务单元绩效目标,将考核对象作为整体进行考核,关注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以持续推动企业战略落地。

二是岗位绩效层面,通过差异化的绩效管理工具和手段,构建基于业绩贡献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绩效考核的战略引领作用,推动引导全体员工深入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03  关键举措

一是匹配经营目标。基于明确的战略目标,分析国有企业的关键绩效发生点,并依此确定切实可行且具有一定挑战的绩效考核指标及标准。

二是分类绩效考核。结合不同功能和类别企业特点,实施分类绩效考核,突出不同考核重点,合理设置考核指标集权重,确定差异化考核标准。

三是注重个人参与。畅通沟通渠道,积极采集整理和分析员工的各方面诉求和建议,以此为基础来改进绩效管理计划,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能。

四是强化结果应用。以考核结果来决定相关岗位人员的薪酬待遇,发挥绩效考核激励效果;此外,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综合评估个人能力,为其提供深造升迁机会,不断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