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闲置资产转型康养产业的五大抓手
来源: | 作者:和君康养事业部高级咨询师 李佳楠 | 发布时间: 2020-12-05 | 19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将闲置、低效的资产,转型成为康养项目,是近年来康养产业发展方向之一。通过闲置与低效资产转型,一方面能够解决土地资源难以获取的问题,同时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是一举多得的发展模式。然而,在项目实际操作和落地过程中,闲置与低效资产转型康养之路,依然面临诸多“坑点”与“雷点”需要注意。

1、资产清晰确权,需首先考虑解决。国内目前有转型需求同时在区位上适合发展康养项目的资产,往往是国有企业老旧工厂、办公楼或酒店等设施改造,部分历史可以追溯到80年代及以前。对于此类资产而言,在获取的过程中,由于当时政策与市场经济状态不同,造成了土地及建筑物权属模糊,边界不清晰等多种历史遗留问题,这对于项目后期改造与运营,以及相关资本运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资产确权,是闲置与低效资产转型康养的第一步。

2、建筑改造成本,是决定项目可行性的关键因素。在资产确权的基础上,对于建筑体本身的判断是决定改造成本的关键环节。大量闲置资产按照工厂、办公楼等形态建设,在结构、消防、给水等多个方面不符合康养项目建筑需求,改建成本往往可能甚至高于新建成本,为项目后期运营带来巨大成本压力。

3、政策落地与政府沟通,考验企业转型能力。虽然国家已经颁布多个涉及闲置资产转型康养,不需要转变土地性质的政策文件,但全国各地在政策理解与执行方面,依然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资产改造前,特别是涉及到城市中心建筑改造的项目,以及建筑外观与结构的改造,需与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民政部门、发改部门保持沟通顺畅。

4、解决历史遗留人员问题,降低后续运营压力。对于转型企业而言,此类长期闲置的资产上,往往附带诸多历史遗留的人员问题,整体成本较高同时拥有一定转型风险。而康养项目回收周期较长,利润率偏低,难以背负原有企业人员成本。将资产与过往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有效区隔,保障资产与业务的轻装上阵是企业需要解决的内部问题。

5、运营团队搭建,是项目运作成功的核心关键要素。对于拥有闲置资产转型康养的企业而言,大多是过往的工业、商业类企业,缺乏服务,特别是涉及康养服务的专业人员与团队,同时对于前期资产评估盘点、项目定位策划、建筑改造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专业团队,特别是运营团队支持的意识较差,往往改建完成后,才发现无法与运营团队有效衔接。因此,从资产准备进行转型伊始,就着手通过多种方式,引入专业团队,参与项目全程,是项目转型成功与否的核心关键要素。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