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2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将从10月15日起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并扩大市场交易电价的上下浮动范围。
《通知》明确,燃煤发电的电量原则上要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的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将形成“市场煤”“市场电”的煤电市场格局。
国家发改委介绍,2020年已有超过70%的煤电电量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而近期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此次进一步改革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煤”和“电”的关系,促进发电行业平稳运行。
通过市场化的价格,一方面从供给侧来讲能够更好地优化产能,在供应上来说能有更好的保供能力。从需求侧来说,价格的波动也能使用户在节能、提效,还有结构转型各个方面能够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这场改革背后更大的深意在于打蛇打七寸——撬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体系改革。
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还是火电一枝独秀,占据半壁江山之多,火电在电力供应体系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新能源发电虽然“十三五”期间取得快速发展,占比逐年上升,但因为成本、稳定性等方面制约,短期内难以撼动火电的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火电的供给侧市场化改革与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体制改革两个重要抓手。
以光伏为例。最近几年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补贴输血,推动产业快速做大规模,光伏产业链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极大降低了发电成本,已经实现了平价上网,发电成本具有了与火电同等的竞争力,甚至在局部地区成本更低。随着“市场煤”和“市场电”的形成,加速了新能源发电与火电开展正面PK,形成了良好的结构替代效应。随着冬季来临煤炭价格高企,未来火电价格必然上涨,短期内对新能源发电是一大利好。
另一方面,未来能源结构的巨变也是清晰可见的。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火电占比逐渐减少,新能源发电占比逐年上升,预计2060年碳达峰时期火电趋零,光伏发电占30%左右,风电占20%左右。
但新能源的稳定性是个大问题。此次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也会倒逼国家电网等加大对特高压电网建设和储能产业链的发展。
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引导,再加上放开电价的市场化手段的调节,共同护航“双碳”目标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