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刷到过或者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有人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再也不是为了某个餐饮或者限量联名,而是——(老铺)黄金。
近两年“黄金热”席卷全国,尤其2025春节期间,全国黄金消费同比上涨13%。先抛开其他品牌不看,单说老铺黄金这个品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35.2亿元,同比增长148.34%;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198.75%;毛利率41.3%,产品几乎都是“一口价”,核算下来几乎1300-1500元/克左右(近期最高首饰金价890元/克左右),商品均价远超金价,它究竟为什么这么火?最直接的排队原因是营销活动,例如北京国贸店每满1000-100、北京SKP店每满1000-50外加10倍积分……当然也离不开老铺精美的款式以及做工,主打“中国宫廷古法制金工艺”,点钻葫芦、八宝花丝罗盘、十字金刚杵等古法金饰品成为爆款,一度卖到断货,但这些都是表面原因。

黄金在近两年成为“老少通吃”的香饽饽,究其根本,“老铺热”的背后,原因有二:首要原因在于产品是足金,满足消费者经济焦虑与安全感。黄金的火爆,其实反映了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担忧。经济增长放缓、货币贬值等问题,让人们更渴望一种能够带来安全感的资产,而黄金刚好满足了这个需求。第二,产品的“内涵”逐渐占据消费者心智,老铺黄金构建起“高端圈层+文化认同”的消费场域,主打“中式美学”。首先,在渠道场景上,老铺黄金为用户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塑造身份认同。比如在选址上,门店布局一线城市高端商场,与国际奢侈品牌做邻居,借势商圈调性强化自身高端定位。而在门店设计上,门店也采用中式美学风格,打造“博物馆式”购物体验,弱化传统金店的“卖场感”,强化文化仪式感,与传统黄金品牌的“以克计价”形成区隔,塑造“买老铺=投资文化资产”的认知。简单来说,老铺黄金的奢侈属性本质上源于其对黄金品类的重新定义。老铺黄金的出现,弥补了部分中高收入阶层与“经济焦虑又想消费”人群之间的空缺,与梵克雅宝、香奈儿这种奢侈品牌的首饰不同,它们大多采用K金,但是老铺却是足金,并且在金价上行的反衬下,老铺黄金显得“便宜”了,既满足了消费的心理,钱又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态陪伴在你身边”,因此更多人不再选择落地即贬值的“梵克雅宝”,而是选择保值甚至升值的“老铺黄金”,更看重消费的“性价比”,从某种程度上说,的确算是有钱人的一种“消费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