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明确提出,强国必须先强农,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现代化强国。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城镇化肯定还要继续,但现在城市已经无法承载中国经济增长再上一个大台阶了,只有广袤的农村,能够给予中国经济增长足够大的纵深空间。
未来国家依旧会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投入乡村振兴,所以乡村的特色产业,是2023年非常值得关注的机会。在2023年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们给大家梳理了8个机会:
疫情之后,大家都要出来玩,那么什么样的地方能够吸引出游人群呢?一个关键点——开车45分钟之内能到达。
假设开业在一个80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1%的转化率,那么就是8万人;人均每次消费500元,就是4000万,这其中可能还有复购。城市近郊既可以发展升级版的农家乐,还可以叠加剧本杀、亲子游、VR体验、越野摩托等与城市内不同的户外体验项目。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今年的一号文件中也专门提到了特产机会。那么,如何打造当地特产呢?政府在这方面的诉求其实也很强,将会大力推动产品区域规划,打造当地特色产业。目前已经初步成型的有基金村、直播村等,远离城市、好山好水,舒适的田园生活让在线工作者远离城市压力,既有事业、机会,又不牺牲生活。
同时,这里也会有很多配套机会,比如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文化建设等。
之前有地方在试点,想要把当地特产运出来,但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要有产地仓储能力,需要大量的建设,核算下成本高、收益小。
因此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把产地仓和分拨中心建在一起,上行网和下行网合并在一起。这类项目目前还有国家补贴,是国家级的大战略。
会员农业的模式适合区域农业深耕,产地直销,定点供应。
它的优势是农产品比超市更新鲜、价格更便宜;一般通过会员充值的方式销售,每周配送三次。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叠加特色农产品,和国家的“一县一品”战略做结合。但是要想成功,最关键是要有流量,能把高端会员筛选出来,同时要具备供应链管理和选品能力。
植物工厂也称为设施农业、集装箱农业,可以解决当地耕地少、土壤不适应等问题,是现在的防返贫重点支持产业。
这类项目要做成,关键是能够拿到专项资金;而且不但要能建设,更要能把东西卖出去,从建设、开发到运营、管理都不能放松。
产业链订单农业通过种子资源和销售资源的强强联合,实现了耕-种-运-销一体化和产品的定制开发,比如给酒业定制特种高粱种子,给牛奶定制特种青储饲料和玉米种子,给面包定制特种小麦种子等,实现了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比如米这个行业,中国人一年要吃1.5亿吨大米,中国的米业是个千亿规模的行业,但纯正的米业上市公司只有1家,因为米行业一直是粗放式发展的。
但是这两年,因为消费升级,大米也出现了品牌化升级的趋势。由于消费者希望吃得更好更健康,食物结构也在变化,米的消费量有微降,但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却更高了。同样,非主粮的主粮化和品质化也会带来很多机会,比如土豆、红薯、山药、豆制品、菌类等;海产品(比如三文鱼)、品牌牛肉这些行业,也都在经历品牌化、品质化和产业链一体化趋势。它们目前都没有第一品牌,但是门槛越来越高,蕴含着很多机会。这些产业要做大,都需要科技农业企业和农村养殖户深度融合,这就涉及到农村的产业落地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乡村振兴,甚至共同富裕的问题也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