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打造爆品成为很多企业不得不攻克的生死课题。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使出“吃奶力气”,做出一款爆品已经很难了,要持续打造爆品,就更是难于上青天。可是,如果只是侥幸做了单个爆品,最终不仅会被市场抛弃,还很大可能是“赔本赚吆喝”。
持续打造爆品,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综合能力,与其战略选择、可复制的方法论和匹配的资源能力密切相关,绝不是“碰运气”“靠牺牲利润换来的”。
单品、大量、长周期(单个SKU,销量极大,生命周期长,创造利润大)是爆品的三个明显特征。在流量影响力巨大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能否持续打造爆品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策略层面问题而是企业顶层战略问题了。
要把持续打造爆品上升为企业的战略,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战略目的:价值创新。以创造价值为战略目的,既要有明显差异化的优秀产品又要有较高的性价比。小米公司是国人所熟知的典型代表,无论是手机还是移动电源等众多产品,都把极致产品、较低价格和公司能赚钱的不可能转变为可能。
战略定位:成为第一。选择特定的细分市场,在某些方面做到极致,而不是过去的模仿、跟随思维,要有担当第一的勇气和决心。
资源分配:压强原则。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把80%甚至90%的资源投放到10%的爆品和超级大单品的研发、销售上。
行业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和基础不同,每家企业都应在把握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提炼”,逐步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能持续打造爆品的方法论。
以常见的2B(工业品)和2C(消费品)企业举例,阐述爆品方法论的差异:
出发点:2B企业更加强调产品的性能。比如机床设备,更加关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操作;2C企业更加强调满足用户的需求,可能更多是既好看又好用还不贵。
关注点:2B企业更加关注可靠性,即产品本身质量的稳定性;2C企业更加关注体验性,强调产品与用户的互动与口碑。
驱动力:2B企业更加依靠研发驱动。通常研发的周期长,强调技术的底层创新和需要垂直整合供应链;2C企业更加依靠产品驱动。通常要进行整合式创新,强调企业内外部的协同与快速反应,常常喜欢迭代式创新。
一家企业出现一个爆品,也许是偶然;若要持续打造爆品,必然要系统制胜。 综合来看,要持续打造爆品,要不断提升四种能力:
洞察力。好的产品一定是基于找准真正的客户/用户需求开始,同时要在产业、社会和跨界等多维度中寻找灵感,深挖“痛点”,找到“盲点”,从而精准定义产品需求。
创新力。从产品本身出发,无论是设计还是材料、结构、质量、成本、操作性等方面都可以找到创新点。同时,要关注创新的有效性和原创性。基于创新的有效性,需要产品强调能够商业化和长生命周期存在;基于创新的原创性,需要一批企业能够加大投入,甘于寂寞,在技术原创的策源地和制高点上下功夫。
规划力。不是基于机会主义,而是要坚持长期主义,从做好产品规划开始,既不能“什么都要”又不能“随意上项目”。
协同力。如果说,开发一个爆款,可能是个人英雄主义;持续打造爆品,更加需要的是组织的高效协同。需要注意的是用什么协同方式,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时髦,比如敏捷开发、IPD等,而是要回归经营和管理的常识。从我们的实践看,对于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加强研发人才和产品经理的“话语权”,让公司研产供销等部门共同为产品最终成功负责,是现实的最佳选择之一。
“产品是1,营销是0。”持续打造爆品,需要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考虑,构建自己的方法论,匹配相应的能力,最终才能实现企业的高质量跨越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