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Mobile ALOHA火爆全网,未来养老靠机器人?
来源: | 作者:张良 和君咨询康养事业部 | 发布时间: 2024-01-20 | 855 次浏览 | 分享到:

能做饭、能洗碗、能做家务的Mobile ALOHA来了

近期科技圈最火的话题莫过于谷歌DeepMind团队和斯坦福大学华人团队合作研发的能炒菜、做家务的通用机器人Mobile ALOHA了。在公开视频中,我们看到Mobile Aloha机器人迅速且流畅地完成了包括炒菜、清理桌面、水洗盘子、整理桌椅等多个非标准化的动作
图片
此外,该团队还为其设计了远程操作系统,可以同时控制底座和两个手臂。这让用户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操控该机器人,以实现洗衣服、自动充电、使用吸尘器、给植物浇水、装载和卸载洗碗机、使用咖啡机等多种功能。未来经过更多训练和软硬件升级,Aloha将有可能实现更多自主功能。


政策支持+产业风口,机器人迎来产业“元年”

对于机器人的发展,政策层面给出了明确的鼓励意见。2023年10月工信部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2024年1月1日,工信部党组在《求是》杂志撰文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强政策引导,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国内知名科技企业都已加入人形机器人的产业竞争。2021年百度发布五福AI助老计划,2022年优必选科技发布全体系智慧养老解决方案,深圳作为科技在上海老博会现场首发喂饭机器人并展出了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科大讯飞启动“讯飞超脑2030计划”要在2030年让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承担养老问题……业界普遍认为,2024年有望成为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元年”。


“机器人+养老”,不是“入学报到”,而是“毕业升学”

而对于人力成本高、服务内容庞杂的康养行业来说,机器人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必备好物”。养老机构的最大成本是人工成本,除了最核心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服务外,日常的居室保洁、管家服务乃至社工服务都是必要的,因此各类一线服务人员的人工成本加在一起就是个庞大的数字,占比约40%-60%,而且越是品质型的养老机构,人工成本占比就越高。

但现阶段,AI智能设备完全取代人工操作为时过早。一是,养老服务的容错率低,将老人的生活照护完全交给机器人还不现实,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养老服务是有温度的服务,即使机器人能够完成服务动作,但是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三是,机器人的成本对于养老业来说还是一个高不可及的大山,据悉Aloha整个系统的成本价格仅3.2万美元,而马斯克的“擎天柱”预期售价将在2万美元以下,但是后期的机器人学习、设备维护、系统升级等费用仍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目前,国内将机器人应用于养老服务场景的实践还凤毛麟角,但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应用场景会不断的呈现。一是以陪伴机器人为代表,让机器人具备人机交互能力,能够理解并传达老人的需求,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同时,协助完成健康提醒、生活助理的功能。二是以康复机器人为代表的高阶“可穿戴设备”,帮助老人或身体功能缺失人群开展助残行走、康复治疗、减轻行动强度等功能。三是基于充分的学习和数据积累,机器人能真正应用于养老服务,走进老人的居室甚至银发家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保姆机器人
机器人在养老服务业的应用,目标不是“入学报到”,而是“毕业升学”,通过阶段性科技成果的集中应用,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让老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